[发明专利]一种确定煤粉自燃堆积厚度的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15114.7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7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侯志勇;王振平;李弯弯;白世刚;孙强;钮英鹏;杨婷;高伟;王一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煤业化工新型能源有限公司神木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12 | 分类号: | G01N25/1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贺小停 |
地址: | 7193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确定 自燃 堆积 厚度 试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煤粉自燃堆积厚度的试验方法,主要是利用煤粉升温氧化实验系统,测试了高挥发性煤粉在100~140℃温度下,煤粉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金属网篮交叉点温度法,结合Frank‑Kammentids理论推导出煤粉自燃临界厚度,为现场的实际应用和煤粉的安全储存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该测试方法具有简单准确,重复性高,耗时短,实验成本低等优点,在本领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炭加工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确定煤粉自燃堆积厚度的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煤粉制备系统是指煤炭通过筛选烘干、研磨等物理加工形成微细煤粉的过程,是电力、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的重要生产环节。但是煤粉是一种易燃易爆的物质,与煤粉着火特性紧密相关的是挥发分质量分数,挥发分越高,化学反应活性高,爆炸的可能性越大。特别是当挥发分大于30%时,必须提高煤粉制备系统的防爆、隔爆性能。
煤粉的粉磨、收集、输送过程均有可能发生燃烧和爆炸,一般主要磨机内部、袋除尘器内部和煤粉仓内,最典型的是布袋收尘器内滤袋着火燃烧,这也都是容易沉积煤粉的地方。因为煤粉本身的流动性较好,粒度细,能够在极小的空隙中流过。若沉积的煤粉长期同空气中的氧接触氧化,就会进行化学放热反应,从而使温度不断升高,加速氧化。一旦散热不良,就会加剧氧化过程,最后使温度达到煤的燃点而引起煤粉的自燃。煤粉自燃不仅会造成设备损坏,影响生产;其自燃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CO等有害气体,造成中毒窒息,严重威胁员工的生命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定煤粉自燃堆积厚度的试验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确定煤粉自燃堆积厚度的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200目煤粉样品装进多孔容器中,并放置在试验箱内;
步骤2,利用恒温鼓风干燥箱对容器中煤粉进行加热;
步骤3,依据上述步骤,测定煤粉样品在恒温100~140℃条件下的温度变化规律;
步骤4,根据步骤3中的自热曲线,求得不同恒温条件下的交叉点温度Tp,计算出相应温度内的表观活化能E和QA值;
步骤5:依据步骤4中的E和QA值,计算出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煤粉自燃临界堆积厚度。
进一步的,步骤2中,设置恒温鼓风干燥箱的温度初始值为23.1℃,间隔10min记录一次煤粉中心和距其径向1cm处的温度,直到恒温箱温度达到140℃停止实验。
进一步的,步骤4中,据以下公式计算出相应温度内的表观活化能E和QA值;
其中Cp为煤粉的比热容,J/(Kg·K);Q为反应热,J/mol;A为反应频率因子,s-1; E为表观活化能J/mol;Tp为金属网篮交叉点温度,K;R为通用气体常数,取8.314J/(mol·K)。
进一步的,步骤5中,结合以下公式计算出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煤粉自燃临界堆积厚度:
其中式中Δ为无限大平板的半厚度,m;δc为Frank-Kammentids参数,平板为0.880,立方体为3.663,圆柱体为3.513;Ta为环境温度,K;Tac为临界环境温度,K;ρ为煤样堆积密度,kg/m3;k为热传导系数W/m·K。
进一步的,步骤1中,多孔容器为布袋收尘器布袋材质制成的半径为4cm,高为10cm的圆柱体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煤业化工新型能源有限公司神木分公司,未经陕西煤业化工新型能源有限公司神木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51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车车钩高度监测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