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香豆素功能化的柱[5]芳烃及其合成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15950.5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7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魏太保;董红强;马小强;张有明;林奇;姚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11/16 | 分类号: | C07D311/16;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兰州智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1 | 代理人: | 张英荷 |
地址: | 73007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香豆素 功能 芳烃 及其 合成 应用 | ||
1.一种香豆素功能化的柱[5]芳烃,其分子是为C59H65O13,结构式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香豆素功能化的柱[5]芳烃的合成方法,是以单边溴代的柱[5]芳烃和7-羟基香豆素为底物,KI、K2CO3作催化剂,在丙酮和DMF的混合溶剂中,在60~65℃下反应70~72小时;反应结束后先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再用氢氧化钠溶液萃取形成香豆素盐以除去未反应的7-羟基香豆素;粗产物经柱色谱分离,得到香豆素功能化的柱[5]芳烃PX。
3.如权利要求2所述香豆素功能化的柱[5]芳烃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丙酮和DMF的混合溶剂中,丙酮和DMF的体积比为:17:1~12: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香豆素功能化的柱[5]芳烃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单边溴代的柱[5]芳烃和7-羟基香豆素的摩尔比为1:1~1:1.5。
5.如权利要求2所述香豆素功能化的柱[5]芳烃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KI、的用量分别为反应底物单边溴代的柱[5]芳烃摩尔量的2.5~3.5倍。
6.如权利要求2所述香豆素功能化的柱[5]芳烃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催化剂K2CO3的用量分别为反应底物单边溴代的柱[5]芳烃摩尔量的5~6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香豆素功能化的柱[5]芳烃作为超分子传感器用于连续识别别Fe3+和H2PO4-。
8.如权利要求7所述香豆素功能化的柱[5]芳烃作为超分子传感器用于连续识别Fe3+和H2PO4-,其特征在于:在超分子传感器的DMF-H2O溶液中,分别加入Fe3+,Hg2+,Ca2+,Mg2+,Cr2+,Cd2+,Pb2+,Ag+,Zn2+,La3+,AL3+和Eu2+的水溶液,只有Fe3+溶液的加入能使超分子传感器的荧光猝灭;在识别Fe3+之后形成的超分子传感器配合物的DMF-H2O溶液中,分别加入H2PO4-,F-,Cl-,Br-,I-,AcO-,CN-,HSO4-,ClO4-,SCN-,N3-,OH-的水溶液,只有H2PO4-的加入能使超分子传感器配合物的DMF-H2O溶液荧光重新打开。
9.如权利要求7所述香豆素功能化的柱[5]芳烃作为超分子传感器用于连续识别Fe3+和H2PO4-,其特征在于:DMF-H2O溶液中,H2O的体积含量为20~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师范大学,未经西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595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转换DNA纳米凝胶及制备方法及用途
- 下一篇:一种温度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