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管冲孔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16836.4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9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行行;李小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南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14 | 分类号: | B26F1/1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房云;韩雪 |
地址: | 641403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管 冲孔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软管冲孔系统及方法,所述的软管冲孔系统包括冲床和软管送料机构,所述的冲床包括上模(6)和下模(13),所述的上模(6)与冲头(5)固定连接,所述的软管送料机构向上模(6)与下模(13)之间的空间输送软管,所述的上模(6)相对于下模(13)作下行直线运动,由冲头(5)对位于上模(6)与下模(13)之间的软管进行冲孔作业。采用本发明进行软管冲孔作业时,可以利用冲头对位于上模与下模之间的软管进行冲孔作业,有利于提高软管的冲孔质量和冲孔作业效率,并降低了冲孔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具有操作方便、安全等突出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管冲孔领域,尤其是涉及针对PVC软管进行冲孔的一种软管冲孔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软管产品生产过程中,部分软管产品上要求有多个小孔。现有的软管冲孔作业过程中,由于软管易变形,因此,在软管上打出来的小孔容易偏心,不仅降低了软管产品质量,而且冲孔作业效率低,耗费人工多,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相应地提高了软管产品的生产成本。如何在软管生产过程中对软管进行批量化冲孔,并保证冲孔质量,一直是个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软管冲孔系统及方法,提高软管的冲孔质量和冲孔作业效率。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软管冲孔系统,包括冲床和软管送料机构,所述的冲床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上模与冲头固定连接,所述的软管送料机构向上模与下模之间的空间输送软管,所述的上模相对于下模作下行直线运动,由冲头对位于上模与下模之间的软管进行冲孔作业。
优选地,还包括压模,所述的压模上形成冲头过孔;所述的上模与压模之间形成弹性连接结构,当软管送料机构向上模与下模之间的空间输送软管时,所述的软管位于压模与下模之间,所述的上模相对于下模作下行直线运动,通过压模弹性压紧软管,所述冲头的自由端贯穿冲头过孔后对位于压模与下模之间的软管进行冲孔作业。
优选地,所述的上模与压模之间通过弹簧形成弹性连接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压模上形成凸起压条。
优选地,所述的压模上设置刀片,所述的刀片为带缺口的刀片。
优选地,所述的下模上形成刀槽,所述的刀槽与刀片相互对应。
优选地,所述的下模上形成软管槽。
优选地,所述的下模上形成卸料通孔,所述的冲床上形成出料口,所述的卸料通孔与出料口相互连通。
优选地,所述的软管送料机构包括送管滚轮和牵管滚轮,所述的送管滚轮、牵管滚轮分别位于冲床的相对两侧。
一种软管冲孔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软管冲孔系统进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软管送料机构来向冲床输送软管,当上模相对于下模作下行直线运动时,可以利用冲头对位于上模与下模之间的软管进行冲孔作业,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有利于提高软管的冲孔质量和冲孔作业效率,并降低了冲孔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软管冲孔系统的构造示意图(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软管冲孔系统的构造示意图(俯视图)。
图3为图1或者图2中的上模的仰视图。
图4为图1或者图2中的压模的仰视图。
图5为图1或者图2中的下模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软管冲孔方法的控制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南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南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68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展馆的多屏旋转互动系统
- 下一篇:切叠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