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抛光渣改性PE阻燃发泡硅塑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16896.6 | 申请日: | 201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7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林广成;林铭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铭昭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K13/02;C08K3/36;C08K3/22;C08K3/34;C08K5/09;C08K5/098;C08K5/14;C08J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抛光 改性 pe 阻燃 发泡 硅塑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抛光渣改性PE阻燃发泡硅塑板及制备方法,所述抛光渣改性PE阻燃发泡硅塑板,以石材、瓷砖、人造石抛光渣为阻燃填充剂,通过高速捏合、挤出片材、预发泡坯、热压发泡、冷却定型、切割修边等步骤制得。本发明研究发现,抛光渣是一种具有多种阻燃机理的复合阻燃剂,替代碳酸钙作为无机填充料阻燃剂,大量填充于PE阻燃发泡硅塑板,解决现有技术PE塑料易燃,要制成阻燃板材,必须要加入大量价格高的阻燃剂,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解决石材、瓷砖、人造石抛光渣难以循环利用,废弃填埋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变废为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饰材料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抛光渣改性PE阻燃发泡硅塑板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乙烯PE塑料热稳定性好、无臭、无味、无毒,是结构最简单的高分子,由重复的-CH2-单元连接而成,燃烧不产生腐蚀气体,发烟小,燃烧后分解生成碳、氢两种元素,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任何的影响。PE发泡钙塑板材兼有木材的加工性和热塑性塑料的二次加工成型,具有质轻、保温性好隔音、耐腐蚀和优良的电绝缘性,可替代木材加工成天花板、隔墙板等装修材料。但HDPE塑料易燃,氧指数只有17.4,且有烧滴现象,通过加入大量碳酸钙后,烧滴现象可有改善,但仍可燃。加入阻燃剂可以增强阻燃效果,但成本较高。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抛光渣改性PE阻燃发泡硅塑板及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的抛光渣改性PE阻燃发泡硅塑板,在配方中加入了具有阻燃、抑烟性能的石材、瓷砖、人造石抛光渣粉体,通过高速捏合、挤出片材、预发泡坯、热压发泡、冷却定型、切割修边等步骤制得。进一步的,可以制成天花板或建筑物隔墙板等装修材料。解决了现有技术PE塑料易燃,氧指数只有17.4,要制成阻燃板材,必须要加入大量价格高的阻燃剂,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所述的抛光渣是一种工业废料,是石材、瓷砖、人造石进行表面抛光加工过程中,经研磨、抛光等一系列工序产生的大量废渣,无毒性。抛光渣的主要成份是70%左右的抛光细屑和30%左右的抛光磨屑(氯氧镁水泥粘结剂占10%左右,Al2O3、SiC等磨料占20%左右)。氯氧镁水泥粘结剂主要含有氧化镁、氢氧化镁和六水氯化镁等材料。氢氧化镁加热到350℃时失去水生成氯化镁,是具有阻燃、抑烟、填充性能的吸热作用阻燃剂。六水氯化镁受热脱水分解生成氯化镁,是吸热作用的阻燃剂。氢氧化镁、六水氯化镁受热分解过程吸收大量的热且生成水带走热量,使燃烧物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分解生成难燃的氧化镁附于聚合物的表面,进一步融绝聚合物与氧气接触。氧化镁和氧化铝、SiC是很好的耐火材料,在燃烧时会在聚合物的表面形成炭化层,阻挡了热量和氧气的进入,使吸热作用的阻燃剂脱水稀释、吸热降温的阻燃机理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且,炭化层亦能提高聚合物的抵抗火焰能力。可见,抛光磨屑是具有多种阻燃机理的复合阻燃剂。所述抛光细屑主要是占95%的SiO2粉未和少量石英、莫来石粉未,几乎没有粘性、性能稳定,耐磨性好、耐热性高。SiO2粉未难燃而且耐高温分解,作为填充剂大量填充于PE阻燃发泡硅塑板,在燃烧时会在PE阻燃发泡硅塑板的表面形成炭化层,阻挡了热量和氧气的进入,使阻燃剂脱水稀释、吸热降温的阻燃机理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且,炭化层亦能提高PE阻燃发泡硅塑板的抵抗火焰能力。
此外,抛光渣替代碳酸钙作为无机填料,大量填充于PE阻燃发泡硅塑板,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还可以解决石材、瓷砖、人造石抛光渣难以循环利用,废弃填埋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变废为宝。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抛光渣改性PE阻燃发泡硅塑板的制备方法,是通过高速捏合、挤出片材、预发泡坯、热压发泡、冷却定型、切割修边等步骤制得。
本发明所述的抛光渣改性PE阻燃发泡硅塑板,其配方原料组成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铭昭,未经林铭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68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