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臭氧催化氧化催化剂及其去除湿冷条件下VOCs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17137.1 | 申请日: | 2019-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1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付名利;甘琪;许子飏;胡芸;牛晓君;叶代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34 | 分类号: | B01J23/34;B01J37/02;B01J37/08;B01J37/03;B01D53/86;B01D53/90;B01D53/7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陈智英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臭氧 催化 氧化 催化剂 及其 去除 湿冷 条件下 vocs 应用 | ||
1.一种臭氧催化氧化催化剂在臭氧催化氧化挥发性有机物中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催化剂是以氧化铝作为催化剂的载体,以锰-铈双金属混合物作为活性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挥发性有机物为甲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催化剂在臭氧催化氧化湿冷条件下挥发性有机物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铝,选自粒径为3-5mm的活性氧化铝小球或柠檬酸络合拟薄水铝石制备的铝溶胶;
所述锰-铈双金属混合物,来自锰-铈的硝酸盐混合物或锰-铈的金属氧化物粉末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分为浸渍法和络合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渍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水将锰的硝酸盐、铈的硝酸盐配成混合溶液,获得金属硝酸盐混合液;将活性氧化铝在外加热撞击力的条件下浸渍于金属硝酸盐混合液中,得到浸渍有活性成分的载体;
S2、将浸渍有活性成分的载体进行携浸渍液焙烧,获得球状催化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锰的硝酸盐与铈的硝酸盐用量满足以下条件:锰和铈的摩尔比为(7~9)∶(1~3),锰和铈的金属氧化物为活性氧化铝的8wt%~20wt%;
所述浸渍为等体积浸渍;
所述焙烧是指在焙烧温度之前,每隔100~200℃保温处理20~45min,达到焙烧温度时,焙烧处理3~5h;又或者指在焙烧温度之前,每隔100~200℃保温处理20~45min,达到焙烧温度时,焙烧处理1.5~2.5h,随后降温至100~300℃,再升温至焙烧温度,焙烧处理1.5~2.5h;所述焙烧温度为450~60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络合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T1、拟薄水铝石分散于水中,加入柠檬酸搅拌至胶体状,获得铝溶胶;
T2、将MnO2和CeO2分散于铝溶胶中,加热搅拌至固体状,焙烧,获得催化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T1中拟薄水铝石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0~30)g∶(80~120)mL;
柠檬酸与拟薄水铝石的质量比为(0.2~2)∶1;
步骤T2中所述MnO2和CeO2的用量满足以下条件:锰和铈的摩尔比为(7~9)∶(1~3),锰和铈的金属氧化物为铝溶胶干燥后质量的8%~20%;
所述加热搅拌的温度为40~25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是指在焙烧温度之前,每隔100~200℃保温处理20~45min,达到焙烧温度时,焙烧处理3~5h;又或者指在焙烧温度之前,每隔100~200℃保温处理20~45min,达到焙烧温度时,焙烧处理1.5~2.5h,随后降温至100~300℃,再升温至焙烧温度,焙烧处理1.5~2.5h;所述焙烧温度为450~6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713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