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同步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17558.4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8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刘雄;周博;徐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墨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7 | 分类号: | G06F16/27;G06F21/62 |
代理公司: | 上海宛林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61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200082 上海市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技术 数据 同步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同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子链拥有者生成具有区块功能的子链区块,判断是否触发同步机制;选出生成者;所述生成者收到同步请求消息后,获得母链节点地址,并将数据上传至所述母链节点;所述发起同步请求的子链节点接收到消息后,下载所需的区块数据;所述发起同步请求的子链节点下载区块数据后,将符合条件的区块数据保存至本地,将不符合条件的区块数据丢弃;判断所述保存至本地的区块数据是否与请求数据是否匹配;发起同步请求的子链节点回退本地区块数据或剩余区块数据,重复执行上述过程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同步方法是以母链区块链为底层核心技术,支持多子链区块同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数据同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同步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分布式数据处理技术,加密数据通过P2P网络通信技术发送给各个节点以达到全网节点共识,从而确保数据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可信任等优点,在智能合约、文件存储、供应链金融、身份验证、数字政务、电子商务、物联网、社交通讯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现有区块链同步技术是区块链节点之间通过P2P传输技术同步区块,低区块的节点从建立连接的节点中查找区块最高的节点并进行区块同步,所有的同步数据均来自该节点。
现有的区块同步技术具有以下问题:
1)现有P2P传输技术区块同步高度依赖单个节点
现有区块同步技术对单个节点依赖度高,区块高度低于对方节点一定数目即开始同步,不同数据完全来自对方节点,一方面使对方节点负载过重,另一方面数据的安全性大打折扣;
2)现有P2P传输技术区块同步效率低
现有区块同步技术在与对方节点建立连接后同步区块数据,并没有对节点性能,网络性能做评估,导致传输效率低下,且不稳定;
3)现有P2P传输技术区块同步容易被攻击
现有区块同步技术会接收伪结点的数据,除部分区块链依靠强算力勉强保证出块的安全性外,其他共识机制将面临高区块数据节点攻击。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同步方法和系统,解决区块同步高度依赖单个节点的问题,提高区块同步效率和提高区块同步安全性,保证采集数据多样性、区块同步过程效率高、提高区块同步被攻击难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区块同步高度依赖单个节点的问题,提高区块同步效率和提高区块同步安全性,开发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同步方法和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同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子链拥有者发布一条包括子链节点的子链,生成具有区块功能的子链区块,判断是否触发同步机制;
当判断触发同步机制,所述子链中的子链节点发起同步请求,选出生成者;
所述生成者收到同步请求消息后,获得母链节点地址,并将数据上传至所述母链节点;
所述发起同步请求的子链节点接收到数据上传结束的消息后,下载所需的区块数据;
所述发起同步请求的子链节点下载区块数据后,验证区块数据是否符合条件,将符合条件的区块数据保存至本地,将不符合条件的区块数据丢弃;
判断所述保存至本地的区块数据是否与请求数据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发起同步请求的子链节点需要回退一定量的本地区块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墨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墨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75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