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2水维生素C化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18056.3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5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顿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陕西顿斯制药有限公司;伊宁市艾尔兴知识产权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307/62 | 分类号: | C07D307/62;A61K31/375;A61P3/00;A61P7/04;A61P3/06;A61P31/00;A61P35/00;A61P35/02;A61P3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1924 海南省老城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维生素 化合物 | ||
本发明提供一种1/2水维生素C化合物及制法,该化合物用粉末X射线衍射测定法测定,以2θ±0.2°衍射角表示在10.7°,14.3°,15.9°,17.7°,20.0°,25.5°,27.0°,27.4°,32.0°,34.9°,40.5°,43.0°,54.4°处显示出特征衍射峰。本发明制备的1/2水维生素C化合物具有热稳定性好、纯度高、吸湿性弱的优点,而且工艺简单,收率高,重复性强,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2水维生素C化合物及制法。
背景技术
维生素C,又叫L-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分子式:C6H8O6,分子量为176.13,结构式如下所示,
维生素C能够参与氨基酸代谢、神经递质的合成、胶原蛋白和组织细胞间质的合成,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加速血液的凝固,刺激凝血功能,促进铁在肠内吸收,促使血脂下降,增加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参与解毒功能,且有抗组胺的作用及阻止致癌物质(亚硝胺)生成的作用。可用于防治坏血病和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及紫癜等的辅助治疗,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于克山症,心源性休克的及时抢救,亦可以用于慢性铁中毒、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病的治疗。
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在氧化还原代谢反应中起调节作用,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6中基本药物之一,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维生素C主要是以葡萄糖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或采用化学合成法制取,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饮料、化工、饲料等诸多重要产业领域。随着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对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需求量的增加,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大,对维生素C的转化提取工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934年,德国化学家Reichstein等用化学合成法制取VC获得成功。1937年以后,人们在Reichstein等发明的基础上,开始运用莱氏法进行VC的工业化生产。莱氏化学法生产VC,是以D-葡萄糖为原料,经催化加氢制取D-山梨醇,然后经醋酸菌发酵生成L-山梨糖,经酮化和化学氧化、水解后得到2-酮-L-古龙酸(2-KLC),再经盐酸酸化得到VC。这种方法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如生产程序比较复杂,需要较高的劳动强度,容易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等。
上世纪7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北京制药厂合作,研制成功了“二步发酵法”制备VC新工艺。“二步发酵法”的核心步骤是用莱氏法一步发酵的产物L-山梨糖为原料,直接发酵转化成2-KLC,再用弱碱性离子交换树脂将前体2-KLG从发酵液中直接提取出来,然后用甲醇-硫酸溶液进行洗脱,再内酯化、烯醇化洗脱液最终成为维生素C。但是此方法还是存在不足之处,因为在发酵生产的过程中,2-KLG作为重要的中间产物必须运用化学方法才能转化成维生素C,这样就需要使用化学试剂,而且发酵过后的发酵液进行分离纯化后,还是会有2-KLG大量存在,这样还是会污染环境,并且2-KLG的排放又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传统工艺中维生素C制备方法主要是酸法和碱法。其中,酸法是以古龙酸或古龙酸钠为原料,以酸作为催化剂,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转化生成维生素C。例如,中国专利CN104693160A提到利用古龙酸钠作为原料经酸催化转化为维生素C的方法,该方法由于使用高浓度的盐酸加盐酸气体,因此对设备的要求极为苛刻。此外,德国BASF集团利用古龙酸钠在硫酸的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再经盐酸催化生成维生素C,该方法由于使用了硫酸和盐酸,工艺腐蚀性较强,对设备的要求高,且反应周期长。
目前市场上的维生素C原料主要为无水物,原料药稳定性较差,纯度低,易氧化,易吸湿,工艺复杂,不便于工业化生产和储存。本发明人以现有2-酮基-L-古龙酸为原料,经过大量的试验,制得了一种不同于现有技术的含1/2水维生素C化合物,并通过试验发现1/2水维生素C化合物具有热稳定性好、纯度高、吸湿性弱的优点,而且工艺简单,收率高,重复性强,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顿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陕西顿斯制药有限公司;伊宁市艾尔兴知识产权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海南顿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陕西顿斯制药有限公司;伊宁市艾尔兴知识产权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80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