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硅基复合负极极片、制备方法及其锂离子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18185.2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7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昂;粱华;郭春艳;陈念;张志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中科兆盈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4 | 分类号: | H01M4/134;H01M4/1395;H01M4/04;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85 广东省珠海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复合 负极 制备 方法 及其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硅基复合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负极极片呈现层状结构,内层为铜箔集流体及其沉积在表面的硅材料,中间层为硅烷偶联剂复合层,外层为有机锂化合物复合层,其厚度为内层:中间层:外层=(10~15):(2~10):(5~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硅基复合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材料的沉积采用磁控溅射法将硅单质或化合物进行沉积,其沉积厚度为(1~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硅基复合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化合物材料为SiB4、SiB6、Mg2Si、SiB4、Ni2Si、TiSi2、MoSi2、CoSi2、、NiSi2、、CaSi2、CrSi2、Cu5Si、FeSi2、MnSi2、NbSi2、TaSi、VSi2、WSi2、ZnSi2、SiC、Si3N4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硅基复合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烷偶联剂复合层是由(60~80)%硅烷偶联剂和(20~40)%碳纳米管网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硅基复合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2,3―环氧丙氧 ) 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辛基三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硅基复合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锂化合物复合层中有机锂化合物为正丁基锂、仲丁基锂、叔丁基锂、正己基锂、苄基锂、苯基锂、二苯乙烯基锂、2—噻吩基锂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硅基复合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锂化合物层中还含有粘结剂聚偏氟乙烯,其质量比为:有机锂化合物:粘结剂=(70~90):(10~30)。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硅基复合负极极片的锂离子电池硅基复合负极极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涂覆液的制备:
首先将(10~20)g聚偏氟乙烯溶于500mlN-甲基吡咯烷酮中,之后再添加(10~20)g碳纳米管,分散均匀后再添加(60~80)g的硅烷偶联剂,并超声分散均匀,得到硅烷偶联剂涂覆液A;
同时将(10~30)g聚偏氟乙烯溶于500mlN-甲基吡咯烷酮中,之后添加(70~90)有机锂化合物,高速分散均匀后,干燥得到有机锂化合物复合液B;
复合极片的制备:
之后通过磁控溅射法将硅化合物材料沉积在铜箔表面,干燥完毕后再涂覆负极活性物质材料,之后通过喷涂技术将硅烷偶联剂涂覆液A涂覆在表面,干燥完毕后,再在其表面涂覆有机锂化合物复合液B,干燥完毕后得到复合负极极片。
9.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硅基复合负极极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中科兆盈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中科兆盈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818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