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uRLLC设备的节电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18204.1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17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何峣;陈平辉;王磊;张诺亚;赵静;杨敏维;陈淑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6/27 | 分类号: | H04W76/27;H04W76/28;H04W76/19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方亮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urllc 设备 节电 控制 方法 装置 介质 | ||
1.一种用于uRLLC设备的节电控制方法,包括:
将uRLLC设备内置的多个UE中的一个UE设置为主UE,将其余UE设置为从属UE;
为所述主UE和所述从属UE配置常规通信功率参数模板,以使所述主UE和所述从属UE使用所述常规通信功率参数模板进行数据传输;
如果判断进入节能通信模式,则为所述从属UE配置节能通信功率参数模板;
触发所述从属UE向各自对应的AMF发送第一初始化注册或第一移动性注册更新消息;
其中,所述从属UE根据所述AMF 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迁移到非激活状态或者MICO状态,以使所述uRLLC设备进入节电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如果满足预设的节电判决规则,则为所述从属UE配置所述节能通信功率参数模板;其中,所述节电判决规则包括下述的至少一项规则:
在预设的第一时间区间内,上行流量峰值≤第一上行流量阈值,和/或下行流量峰值≤第一下行流量阈值;
在预设的第一时间区间内,上行流量平均值≤第一上行流量平均阈值,和/或下行流量平均值≤第一下行流量平均阈值;
在预设的第二时间区间内,所述主UE的抖动低于第一抖动阈值,和/或所述主UE的时延低于第一时延阈值;
所述uRLLC设备的电量低于第一安全阈值。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所述触发所述从属UE向各自对应的AMF发送初始化注册或移动性注册更新消息包括:
触发所述从属UE生成与所述节能通信功率参数模板相对应的第一参数,向所述AMF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一参数的所述第一初始化注册或所述第一移动性注册更新消息;
其中,所述第一参数包括:UE Specific DRX、MICO Mode Indication。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所述AMF向对应的gNB节点发送携带有携带Core Network Assistance InformationIE的第一INITIAL CONTEXT SETUP REQUEST或第一UE CONTEXT MODIFICATION REQUEST消息;
所述AMF接收所述gNB发送的第一确认消息,向所述从属UE发送所述第一响应消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uRLLC设备进入节电模式后,如果判断启动恢复机制,则为所述从属UE重新配置所述常规通信功率参数模板;
触发所述从属UE向所述AMF发送第二初始化注册或第二移动性注册更新消息;其中,所述从属UE根据所述AFM发送的第二响应消息,进入RRC连接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如果满足预设的恢复判决规则,则为所述从属UE重新配置所述常规通信功率参数模板;其中,所述恢复判决规则包括下述的至少一项规则:
在预设的第三时间区间内,上行流量峰值≥第二上行流量阈值,和/或下行流量峰值≥第二下行流量阈值;
在预设的第三时间区间内,上行流量平均值≥第二上行流量平均阈值,和/或下行流量平均值≥第二下行流量平均阈值;
在预设的第四时间区间内,所述主UE的抖动高于第二抖动阈值,和/或所述主UE的时延高于第二时延阈值;
所述uRLLC设备的电量高于第二安全阈值。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所述触发所述从属UE向所述AMF发送初始化注册或移动性注册更新消息包括:
触发所述从属UE生成与所述常规通信功率参数模板相对应的第二参数,向所述AMF发送携带有所述第二参数的所述第二初始化注册或所述第二移动性注册更新消息;
其中,所述第二参数包括:UE Specific DRX、MICO Mode Indicatio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820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