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条码阅读器老化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18252.0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911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高强;杨战东;申伟坡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金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条码阅读器 老化 测试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条码阅读器老化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测试装置包括钣金支架、主控面板、直流电机、主动轴、旋转盘、固定轴、测试卡插槽、条码测试卡和扫描模块放置工装;测试时,通过对射传感器及上位机实现直流电机的停转与计数,测试卡插槽可放置多个条码测试卡,实现对多个码制条码的测试,避免反复换卡测试的繁琐过程。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提高测试效率与准确率,来达到对条码扫描模块的质量把控,并提升选型测试效率,降低研发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条码阅读器测试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条码阅读器老化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及非现业务的发展,条码识读从最开始的商品码,扩展到了付款码、收款码、身份识别码等,各行业自助终端逐步增加条码阅读器进行相关的业务功能。条码阅读模块已经成为产品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为了给客户提供优质稳定的服务,这就要求在条码模块的引入测试时充分测试其稳定性、可靠性,需要对条码模块的识读情况进行上千次的测试。
目前已有放置条码扫描模块的工装,主要实现模拟整机环境中放置,进行测试。但没有对条码扫描进行专门老化测试的工装,在当前情况下,老化测试都是测试人员手动一次一次去刷的,这样既浪费测试人员时间,也无法保证测试人员在上千次测试中保证每次都合规合矩的测试,自然而然测试的准确率无法得到保障,最后只能凭测试的感性认识评定产品优劣。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条码阅读器老化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能够实现对二维条码阅读器的老化测试,可通过设置测试次数来实现老化测试过程的自动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条码阅读器老化测试装置,包括:钣金支架、主控面板、直流电机、主动轴、旋转盘、固定轴、测试卡插槽、条码测试卡和扫描模块放置工装;所述固定轴垂直固定在钣金支架上,所述旋转盘通过滚珠轴承设置在固定轴上,旋转盘与固定轴同轴线设置;所述直流电机固定在钣金支架上,所述主动轴通过联轴器与直流电机的驱动轴连接,主动轴上固定有齿轮;所述旋转盘外圆周上分布有齿,旋转盘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直流电机驱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旋转盘转动;所述固定轴外壁靠近固定轴顶部的位置设有固定对射传感器;所述测试卡插槽有若干个,测试卡插槽按照一定弧长均匀固定在旋转盘上,每个测试卡插槽上对应旋转盘中心的位置设有移动对射传感器,移动对射传感器指向旋转盘的中心,且移动对射传感器与固定轴上的固定对射传感器对射;所述条码测试卡固定在测试卡插槽上;所述扫描模块放置工装靠近旋转盘设置,扫描模块放置工装上对应条码测试卡的位置设有条码阅读器阅读窗口;所述主控面板固定在钣金支架上,主控面板上设有上位机、显示面板、启动键和停止键,主控面板分别与直流电机、固定对射传感器和移动对射传感器连接。
一种条码阅读器老化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条码扫描模块放置到扫描模块放置工装上,通过扫描模块放置工装调整好二维码扫码位置,使得条码阅读器阅读窗口正好与条码测试卡9相对,并将多个条码测试卡固定在测试卡插槽上;
第二步,开机,通过主控面板设定老化次数,直流电机转动速度及正反转,点击启动键;
第三步,直流电机通过齿轮带动旋转盘开始转动,当测试卡插槽上的对射传感器与固定轴上的对射传感器形成对射,上位机接收到信号,直流电机停止转动,停止时间2s,计数减1,此时条码阅读器处于与条码测试卡相对,即阅读状态;
第四步,若计数次数不为0,则重复执行第三步;若计数次数为0,停止运行;
第五步,测试过程中,可以通过按停止键,中断测试,可通过启动键继续计数或者重新进行设置;
第六步,最后可通过条码扫描模块连接的工控机端实际扫到的条码次数M与主控面板设置的次数N进行对比,测试成功率为C=M/N*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金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浪潮金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82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