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18431.4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09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程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玉堂花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8 | 分类号: | A61K36/78;A61K36/8888;A61P1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许飞 |
地址: | 51016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哮喘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制剂的原料药主要包括鱼腥草、炙甘草、炙麻黄,以及厚朴、枳实、枳壳、木香等理气药,在此基础上可增加黄芩、玄参、北沙参、制半夏、细辛、陈皮。本发明的中药制剂在控制肺部症状进行平喘止咳的同时,注重调理脾胃,通气理气,标本兼治,对哮喘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单独服用有效率可达97%,与常用的哮喘药物舒利迭结合使用有效率可到98%。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哮喘,又名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多由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引发。一般可根据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咳嗽、发作时在双肺可闻等症状判断是否哮喘,而对于症状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无异常体征)则通过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检测是否呈阳性,或支气管舒张试验是否阳性[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增加15%以上,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m1],或最大呼气流量(PEF)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是否≥20%等方法进行检测确诊。
哮喘症状可经西医或中医治疗缓解。其中西医治疗主要以控制、缓解为主,如利用扎鲁司特、孟鲁司特、氨茶碱等药物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以控制哮喘症状,通过服用沙美特罗、福莫特罗等药物舒张气道平滑肌、减少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脱颗粒、介质释放、增加气道上皮纤毛摆动、降低微血管通透性等,从而缓解哮喘症状,此类治疗方法虽能使症状得到较快控制,但哮喘的慢性炎症病理、生理改变仍然存在,容易复发。
中医治疗方法一般侧重于宣肺、平喘、化痰止咳,如CN104971207A所公开的用于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由紫菀、金银花、桔梗、连翘、鱼腥草、贝母、前胡、杏仁、半夏等原料组成,主要利用紫菀、桔梗、浙贝母、前胡、杏仁、半夏等具有宣肺、化痰止咳作用来平息哮喘,辅以金银花、连翘、鱼腥草等进行清热解毒。又如CN108815330A利用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用半夏燥湿化痰,利用白芥子降息定喘,再结合杏仁进行润肺止咳。但是现有中药制剂均忽略了通气、理气、排气,治标不治本,疗效差。
发明内容
发明人通过系列研究发现,脾胃与呼吸道的功能息息相关,脾胃功能障碍,尤其是胃肠道不畅也是引发哮喘的因素,胃肠道是哮喘久治不愈之本,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控制肺部症状的同时,注重调理脾胃,通气理气,实现标本兼治。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其活性成分的原料药包括鱼腥草、炙甘草、炙麻黄、理气药。
进一步,所述理气药包括厚朴、枳实、枳壳和木香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所述中药制剂的活性成分的原料药按重量计包括:鱼腥草20~30份、炙甘草10~15份、炙麻黄8~12份、理气药10~30份。
进一步,所述中药制剂的活性成分的原料药还包括黄芩、玄参、北沙参、制半夏、细辛和陈皮。
进一步,所述中药制剂的活性成分的原料药按重量计包括:鱼腥草20~30份、炙甘草10~15份、炙麻黄8~12份、理气药10~30份、黄芩10~15份、玄参10~15份、北沙参10~15份、制半夏5~8份、细辛2~3份、陈皮10~15份。
进一步,所述中药制剂的活性成分的原料药按重量计包括:鱼腥草25份、炙甘草15份、炙麻黄10份、理气药24份、黄芩10份、玄参10份、北沙参12份、制半夏6份、细辛3份、陈皮10份。
进一步,所述鱼腥草、炙甘草、炙麻黄、理气药、黄芩、玄参、北沙参、制半夏、细辛和陈皮的活性成分为其水提物。
进一步,所述中药制剂为口服制剂。
进一步,所述口服制剂为蜜丸、微粉剂、水煎剂、颗粒剂或膏剂。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玉堂花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玉堂花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84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