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香魏菇的栽培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218676.7 申请日: 2019-12-03
公开(公告)号: CN110692437A 公开(公告)日: 2020-01-17
发明(设计)人: 宋驰;肖湘月;冀宏;郑雪平;蔡小龙;陈业虎;张宇晨 申请(专利权)人: 常熟理工学院
主分类号: A01G18/20 分类号: A01G18/20;A01G18/30;A01G18/50;A01G18/66;A01G18/69
代理公司: 32113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朱伟军
地址: 215500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出菇管理 光照控制 培养基 培养料 栽培种 采收 食用菌栽培技术 相对湿度控制 培养室空气 菌丝 间隔安装 接种培养 空气控制 母种制作 喷雾方式 湿度控制 原种制作 照明光源 直射阳光 弹射 盖边缘 培养室 灭菌 孢子 出菇 菇菌 母种 内卷 配比 原种 制作 接种 配制 栽培 生长 流通
【说明书】:

一种香魏菇的栽培方法,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步骤:母种制作包括培养基制作、培养基灭菌和接种;原种制作包括综合培养料配制和接种培养;栽培种制作;出菇管理,出菇管理包括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照控制,温度控制是将培养室的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控制是以喷雾方式将出菇场所的相对湿度控制为85‑95%,空气控制是保持培养室空气流通,所述的光照控制是避免直射阳光并间隔安装照明光源;采收,待香魏菇菌盖边缘内卷且尚未大量弹射孢子时进行采收。通过改善母种、原种和栽培种培养料的种类及配比而促进香魏菇菌丝的生长速度、改善香魏菇的品质以及提高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香魏菇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香魏菇是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于1997年育成的食用菌有性远缘杂交新品种(杂交亲本为香菇和阿魏菇),其菌柄洁白,菌摺浅灰至深灰色,兼有阿魏蘑的甜美风味和香菇的较强抗逆性。香魏菇肉质幼嫩滑爽,味道清甜鲜美,口感极佳,而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具独特的药物功效,常食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功效,对胃肝十分有益,且对高血压、高血脂也有较好疗效。因此,香魏菇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其出菇属于中温型,出菇快,生产周期短,有着较好的经济效益。目前,林汝楷、高珠清、严泽湘、丁湖广等人先后对香魏菇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具体可参见《北方园艺》2010年第12期及第21期、《食用菌》2009年第3期以及《食品科学》2009年第1期。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与香魏菇的栽培相关的技术信息,典型的如CN101103680A公开的“香魏蘑栽培方法”,该专利虽然具有说明书第2页记载的诸技术效果,但是如同前述期刊论文并未对香魏菇自母种制作、原种制作、栽培种配制至出菇管理的全过程作系统性的介绍。并且也并未给出有助于提高香魏菇产量的技术启示,因此探索有利于显著提高香魏菇的产量而得以满足市场需求的栽培方法具有积极意义,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香魏菇的栽培方法,该方法通过改善母种、原种和栽培种培养料的种类及配比而促进香魏菇菌丝的生长速度、改善香魏菇的品质以及提高产量。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香魏菇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母种制作:所述母种制作包括培养基制作、培养基灭菌和接种,所述培养基制作是将马铃薯片加水煮沸25-35min,用纱布过滤,得到马铃薯滤汁,而后向马铃薯滤汁中加入蔗糖、葡萄糖、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琼脂,加水加热至琼脂熔化,得到熔融状的培养基;所述的培养基灭菌是将所述熔融状的培养基倒入试管中,加塞后置于高压蒸汽锅内灭菌,维持时间15-35min,完成后待高压蒸汽锅压力降至零再开启高压锅锅盖,取出试管并摆放成斜面培养基;所述的接种是在超净工作台中进行无菌接种操作:用接种钩钩取重量为3-5g的新鲜香魏蘑内部组织块,接种至所述斜面培养基中,并且控制所述新鲜香魏蘑内部组织块离试管的试管口的距离,盖上试管塞,将接种好的试管置于培养箱恒温培养,得到用于原种制作的母种;

B)原种制作,所述原种制作包括综合培养料配制和接种培养,所述的综合培养料配制是将棉籽壳、木屑、麸皮、葡萄糖、玉米粉、蔗糖和石灰作为综合培养料并加入水混合后堆置,堆置结束后将综合培养料装入500ml原种瓶,每瓶填至原种瓶体积的4/5处,盖上透气塞,接着置于高压蒸汽锅内灭菌,灭菌的时间为110-130min,冷却后出锅,得到原种培养料;所述接种培养是先将所述灭菌的装有综合培养料的原种瓶置于经过消毒的接种箱,进行无菌操作:用接种钩将步骤A)所述的母种5-10g接种至原种瓶,并置于培养室恒温培养,得到原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理工学院,未经常熟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86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