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南海海洋环境监测设备的安全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19664.6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48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琳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德瑞水下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3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350011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鼓山镇远洋路***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南海 海洋 环境监测 设备 安全 辅助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南海海洋环境监测设备的安全辅助装置,所述主体的内部顶部开设有孔,孔的上端固定连接于空心柱的底部,空心柱的内部底端贯穿有支撑柱,空心柱的顶部转动安装有柱体,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于伸缩体的底部内侧,伸缩体的顶部固定连接于管道处,管道贯穿于弧形通道的顶端内部。经过气体循环挤压,可借助内部的热气散发的同时将冷气引进,加快内部温度的散发,当内部海绵吸收潮气,水分将辅助体的外表皮撑开,磁石翻到外侧,椎体受到推力向右挤压,将海绵中的水分挤除,辅助体失去水分的挤压,辅助体的外表皮被拉回原状,磁石翻回内侧,将椎体排斥一定的距离,以便给辅助体内侧的海绵腾出吸收潮气的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南海海洋环境监测设备的安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也在提高,地球的环境在近几年来也在不断的扩大保护范围,尤其是靠近南海的环境,为了避免工业污染对其造成的损害,在附近设置环境监测相关设备,以便为人们的生活以及地球上的生物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南海的环境偏向于高温,且监测设备常年与海水近距离接触,持续接收高温的热量会加重设备内部线路的潮湿,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状态下,易使线路被腐蚀,高温与潮湿的双重因素,线路表皮遭到破坏,易使设备内部的线路受到短路等的影响,若再加上海水的打湿,会将电路的电流传至海水中,会导致附近的鱼儿等海底生物的死亡,还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且也给附近的居民造成不良影响。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用于南海海洋环境监测设备的安全辅助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南海海洋环境监测设备的安全辅助装置,以解决监测设备内部因高温、潮湿而引发内部线路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用于南海海洋环境监测设备的安全辅助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用于南海海洋环境监测设备的安全辅助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部顶部开设有孔,孔的上端固定连接于空心柱的底部,空心柱的内部底端贯穿有支撑柱,空心柱的顶部转动安装有柱体,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于伸缩体的底部内侧,伸缩体的顶部固定连接于管道处,管道贯穿于弧形通道的顶端内部,弧形通道的底端贯穿主体的内部,主体的内部顶端固定连接有软柱体,软柱体的底部固定安装于支撑杆的顶端,软柱体的底部与活动柱的底端活动连接,活动柱的侧端底部固定连接于挤压套的顶端,挤压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辅助体,挤压套的右侧槽内壁固定连接有滑体,滑体的内侧滑动连接于椎体的左端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柱的侧壁下端于支撑柱的侧壁处开设有孔,支撑柱受到热气向上膨胀时,可从孔内借助一定量外侧的气体,加速对空心柱内部气体的挤压。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体的底部设置的柱体的底端侧壁处褶皱的内壁设置有磁石,柱体的侧壁处活动安装有扇叶,扇叶内侧的磁石与柱体侧壁处的磁石互为同极,底部的气体吹动可使扇叶吹起,整个柱体会慢慢转动,扇叶可随柱体转动而将冷气流转动至伸缩体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体的内部贯穿有滑动板,冷气穿过伸缩体的内部至滑动板处,将滑动板顶至上下左右摇摆,可使气体从滑动板的侧壁处流出,热量过小时,产生的气体量也小,滑动板可缩小伸缩体的内部气体流动的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软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于连接杆的顶部,连接杆的顶部通过拉伸弹簧与活动柱的底端弹性连接,温度高的时候,主体的内部热量过高导致软体柱的底端鼓起,会将活动柱挤压向下,而温度下降时软体柱的下端缩小,活动柱被拉伸弹簧拉回原处。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体的内侧贯穿有海绵体,可吸附主体内部的潮湿气体,将其转化为水分挤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德瑞水下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德瑞水下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96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