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送链加工用龙门式三维数控平面淬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19831.7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4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叶志华;方建国;张炜;张光华;胡彬;刘菊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绩溪徽山链传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67 | 分类号: | C21D1/667;C21D1/10;C21D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吴伟文;李彦孚 |
地址: | 245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送 工用 龙门 三维 数控 平面 淬火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送链加工用龙门式三维数控平面淬火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端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龙门架,所述机体上端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龙门架,所述第一龙门架与第二龙门架之间固定安装有防护罩,所述第一龙门架与第二龙门架内部一侧均设置有感应淬火线圈A,所述第一龙门架与第二龙门架内部另一侧均设置有感应淬火线圈B,利用正向输送带与反向输送带,能够使输送链通过两端进行回转,重复淬火加工,利用第一龙门架与第二龙门架,能够使输送链在内部输送时,两个龙门架都能进行淬火加工处理,利用防护罩,能够使人们准确的观察到输送链在经过一次淬火或者二次淬火等情况,及时掌握输送链淬火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链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输送链加工用龙门式三维数控平面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输送链与传动链一样,精密输送链也是由一系列轴承组成的,它们被具有约束作用的链板固定,彼此之间的位置关系十分精确。每一根轴承包括一个销轴和一个套筒,链条的滚柱在其上旋转。销轴和套筒都经过表面硬化处理,由此允许在较高的压力下铰接在一起,而且可以承受经滚柱传递的载荷压力和啮合时的冲击。
各种强度的输送链都有一系列不同的链条节距:最小链条节距取决于链轮轮齿对足够强度的要求,而最大链条节距通常是由链板和通用链条的刚性决定的,如果有需要,能过强化链板之间的套筒就可以超越额定的最大链条节距,但是必须在轮齿中保留用以清除套筒的间隙。适用于各类箱、包、托盘等件货的输送,散料、小件物品或不规则的物品需放在托盘上或周转箱内输送。能够输送单件重量很大的物料,或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
目前的输送链在加工时往往需要对其进行淬火处理,然而现有的淬火装置,结构不够合理,设计不够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链加工用龙门式三维数控平面淬火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输送链加工用龙门式三维数控平面淬火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端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龙门架,所述机体上端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龙门架,所述第一龙门架与第二龙门架之间固定安装有防护罩,所述第一龙门架与第二龙门架内部一侧均设置有感应淬火线圈A,所述第一龙门架与第二龙门架内部另一侧均设置有感应淬火线圈B,所述第一龙门架与第二龙门架内侧上端均设置有淬火液喷淋器,所述机体表面分别设置有正向输送带与反向输送带,所述正向输送带与反向输送带之间设置有通风槽,所述机体内部固定安装有高压风箱,所述高压风箱上端固定安装有风冷喷头,所述风冷喷头与通风槽对称设置,所述高压风箱底部均匀开设有进风孔,所述进风孔位于底座底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体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共有四个。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体内部两侧均设置有排风管道,所述排风管道底部固定安装有排风口,所述排风管道共有两个,且分别与两个排风口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龙门架一侧设置有第一屏蔽门,所述第一龙门架与第一屏蔽门连接处设置有铰链A,所述第一龙门架与第一屏蔽门通过铰链A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淬火液喷淋器共有两个,且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龙门架与第二龙门架内侧上端。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罩为高强度玻璃材料制成。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龙门架一侧设置有第二屏蔽门,所述第二龙门架与第二屏蔽门连接处设置有铰链B,所述第二龙门架与第二屏蔽门通过铰链B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绩溪徽山链传动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绩溪徽山链传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98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