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垃圾除湿减重处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19966.3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50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胡艳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东挺河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5/14 | 分类号: | F26B5/14;F26B25/02;F26B25/04;B02C1/00;B02C2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吴韵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4 | 代理人: | 王铭陆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除湿 处理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垃圾除湿减重处理机,其结构包括排水槽、吸气架、双位处理箱体、下移动板、控制机台、开合箱盖,通入设备内部的湿垃圾会被先放置到分隔置物板上,再通过两端的冲击筒冲击效果,使一位延展臂与二位延展臂对分隔置物板上的湿垃圾进行挤压碾碎处理,让湿垃圾中较为坚硬的坚果类和核桃被完全的破碎掉,使其在发酵处理的时候能更加的迅速,能通过捆绑袋接住上方掉落的湿垃圾碎屑,并且迅速结扎后,通过两端的铰接轴进行旋转,让捆绑袋内的湿垃圾受到挤压将水分甩出,并且在甩动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的让推动片、施力端挤压捆绑袋,使其内部的水分被完全的甩干,让湿垃圾的脱水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湿垃圾除湿减重处理机。
背景技术
环境保护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多地都兴起垃圾分类的热潮,主要是将干垃圾和湿垃圾分开来方便对垃圾的处理,但是湿垃圾中水分占比较大,并且人们对干湿的分辨界限还不是特别的明确,经常将干湿垃圾混合,在处理发酵的时候较为的麻烦,目前技术考虑不全面,具有以下弊端:
现有技术在湿垃圾中经常会出现核桃等较为坚硬的壳体,在分解发酵的时候难以将其处理掉,会影响整体湿垃圾处理的效率,并且湿垃圾仅通过烘干的方式也难以将内部的水分完全蒸出,脱水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湿垃圾除湿减重处理机,以解决现有技术在湿垃圾中经常会出现核桃等较为坚硬的壳体,在分解发酵的时候难以将其处理掉,会影响整体湿垃圾处理的效率,并且湿垃圾仅通过烘干的方式也难以将内部的水分完全蒸出,脱水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湿垃圾除湿减重处理机,其结构包括排水槽、吸气架、双位处理箱体、下移动板、控制机台、开合箱盖,所述排水槽插嵌在吸气架上方的后端,所述吸气架通过卡扣扣合在双位处理箱体的上方,所述开合箱盖设有两个并且通过铰链铰接在吸气架的上方,所述下移动板钉连接在双位处理箱体的底部,所述控制机台通过铆钉锁紧在双位处理箱体的正面。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采取的措施为:
根据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双位处理箱体由掉落筒、分隔处理结构、分隔框架、翻转处理架、挤压甩动结构、输水槽组成,所述掉落筒安设在开合箱盖的下方并且互相贯通,所述分隔处理结构设有两个以上并且分别滑动连接在掉落筒的左右两端,所述分隔框架设有两个并且焊接在一起,所述翻转处理架设于分隔处理结构的下方,所述挤压甩动结构装设在翻转处理架的下方,所述输水槽钉连接在分隔框架的底部并且与排水槽互相贯通。
根据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分隔处理结构由冲击筒、一位延展臂、磁性架、分隔置物板、二位延展臂组成,所述冲击筒机械连接在分隔框架的内部,所述一位延展臂滑动连接在左端的冲击筒的右侧,所述二位延展臂滑动连接在右端的冲击筒的左侧,所述分隔置物板钉连接在一位延展臂、二位延展臂的底部,所述磁性架活动扣合在一位延展臂、二位延展臂的外表面。
根据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磁性架由依附架、滑动推头、调转柱、摇摆磁块组成,所述调转柱机械连接在摇摆磁块的内侧,所述依附架位于摇摆磁块的左侧,所述滑动推头滑动连接在依附架的右侧,滑动推头能将摇摆磁块上的金属块剃下,滑动推头位于依附架与摇摆磁块之间,并且滑动推头在依附架上滑动的过程中能够与摇摆磁块活动贴合,从而将摇摆磁块上的金属块剃下。
根据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翻转处理架由承载板、弹射板、蓄力弹头、变向架组成,所述变向架与分隔框架的内部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蓄力弹头紧贴在变向架的上下两端,所述承载板活动连接在两个变向架的中间,所述弹射板活动贴合在承载板的上下两端。
根据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挤压甩动结构由铰接轴、推动片、施力端、捆绑袋组成,所述铰接轴转动连接在分隔框架的内壁,所述捆绑袋机械连接在两个铰接轴的内部,所述施力端设有两个以上并且活动连接在捆绑袋的上下两端,所述推动片焊接在施力端的上下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东挺河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东挺河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99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