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环保装配式建筑墙板及其湿法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19980.3 | 申请日: | 201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37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郭戈;郭安文;郭峥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B27N3/04 | 分类号: | B27N3/04;B27N3/00;B27N3/08;C08L9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刘洪京 |
地址: | 47306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环保 装配式 建筑 及其 湿法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为建筑材料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生态环保装配式建筑墙板及其湿法制备工艺,以利用生物质秸秆与复合胶黏剂为主要原料,配以适量的防霉剂和助粘剂,混合并铺装均匀后模压成型,除具有高强度、防火阻燃、耐腐蚀、耐水、防霉防虫蛀以外,还具有生态环保、无任何有毒有害物质释放、质量容易控制等优点,充分利用废弃的菠萝叶,为菠萝叶综合利用找到了一个好的途径。本发明生态环保装配式建筑墙板及其湿法制备工艺代替硅钙板、水泥板、石膏板等建筑材料,制成装配式建筑墙体材料,施工方便,成本低等显著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以生物质秸秆和无机-有机胶黏剂为主要原料的新型复合材料,涉及一种生态环保装配式建筑墙板及其湿法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人造板材,有以木材为主要原料的,有以水泥为主要原料的,有以塑木为主要原料的,等等这些人造板耐水性差、强度差、阻燃性能差、有毒害物质释放、或者质量难以控制等缺点。
本发明人在长期研究和工业生产实践过程中发现,不同生物质碎料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生产原材料配方和生产工艺技术条件都有差异。生物质秸秆与干的秸秆纤维制造板材的生产工艺设备和技术有很大不同。
生物质秸秆在我国大量存在,生物质秸秆包括树枝、树叶、芦苇秸秆、杂草、农作物秸秆等,因其利用价值太低被大量废弃田野,焚烧或者废弃在田间地头都会污染环境,是造成面源污染的主要根源之一。生物质碎料不同季节含水率不同,不同生物质含水率不同;如果是农作物秸秆,全部秸秆还田无法快速腐烂,影响下一季农作物耕种,焚烧污染环境,为解决生物质秸秆资源化利用问题,本发明在大量的实验室试验基础上,发明了利用生物质秸秆制造生态环保装配式建筑墙板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生物质秸秆资源,以生物质秸秆和无机-有机复合胶黏剂为主要原料,提供一种生态环保装配式建筑墙板及其湿法制备工艺,为菠萝叶综合利用探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生态环保装配式建筑墙板及其湿法制备工艺,采用以下重量份原料和生产工艺制成:生物质秸秆50-100、复合胶黏剂30~120、防霉剂0~2、助粘剂2.5~10。
生产工艺:生物质秸秆粉碎→挤压脱水提取纤维(含水率不大于25%的生物质秸秆不用挤压)→定量助粘剂拌匀→定量胶黏剂拌匀→铺装毛坯板→预压毛坯板→毛坯板运输→热压成型→脱水养生→裁边砂光→成品搭垛包装。
在所述的原料中,生物质秸秆是指树枝、树叶、杂草、农作物秸秆等,经过粉碎后使用。复合胶黏剂有机成分包括:改性淀粉、大豆胶、大米汤、蛋清蛋白、环糊精、三聚氰胺缩甲醛、聚乙烯醇缩甲醛、淀粉胶黏剂、丙烯酸树脂、骨胶、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水性环氧树脂、水性聚氨酯、水性硅酮树脂、水性硅橡胶树脂、水性沥青等;复合胶黏剂无机成分主要是指:活性火山灰、二氧化硅、无水硫酸镁、无水硫酸钙、氢氧化钠、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镁、硅酸钠、碳酸氢钙、氧化钙、硅酸盐、磷酸盐、铝酸盐、水泥、氯化镁、氧化钙等等;所用防霉剂主要是指:硫酸锌、氧化锌等。有机成分为胶黏剂,无机成分为固化剂,使用时,胶黏剂与固化剂比例为1:1~3,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助粘剂是指氧化钙、氢氧化钙、氧化镁、氢氧化镁、碳酸钠、氢氧化钠、硅酸钠等。
在所述生产工艺中,工艺技术指标:所述热压成型的压力3~200MPa;热压成型加热温度30℃~220℃;板材成型后的养生脱水温度5℃~80℃。
本发明加热温度、加压压力和养生温度都有要求,最后通过修边打磨表面,即成本发明一种生态环保装配式建筑墙板。
优选地,所述生态环保装配式建筑墙板,采用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生物质秸秆50、复合胶黏剂30、防霉剂0、助粘剂2.5;
所述热压成型的压力3MPa,热压成型加热温度30℃,板材成型后的养生脱水温度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师范学院,未经南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199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