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指纹识别芯片表面涂层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20292.9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7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林小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泰克尼可涂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5/08 | 分类号: | B05D5/08;B05D7/00;B05D3/14;B05D3/02;B05D3/06;B05D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刘妍妍 |
地址: | 21512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指纹识别 芯片 表面 涂层 工艺 | ||
本发明为芯片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指纹识别芯片表面涂层工艺,包括离子束清洗;喷涂:外观检测;性能测试等步骤;所述喷涂包括:(1)将待喷涂处理的指纹识别芯片放置于芯片装夹治具,进行自动静电除尘处理;(2)底漆喷涂;喷涂底漆后进行流平处理;电加热烘干;冷却;静电除尘;(3)中漆喷涂;喷涂中漆后进行流平处理;电加热烘干;冷却;静电除尘;(6)面漆喷涂;喷涂面漆后进行流平处理;自然干燥;UV加热固化处理;自然冷却。最终得到的涂层在满足保护作用的基础上达到较薄的厚度,涂层为亚光面,具有较好的耐蚀、耐磨、防垢特性,能够延长指纹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长期运行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芯片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指纹识别芯片表面涂层工艺。
技术背景
随着智能终端功能的越来越多,由于对智能终端安全性的考虑,越来越多的智能终端已经具有了指纹识别功能。指纹是指人的手指末端正面皮肤上凸凹不平产生的纹线。纹线有规律的排列形成不同的纹型。纹线的起点、终点、结合点和分叉点,称为指纹的细节特征点。
在智能终端中,采用指纹芯片对人的指纹特征进行识别,实现对智能终端的控制。由于指纹芯片的表面的材质比较特殊,当对指纹芯片的表面涂层进行制备时,如果仅仅采用传统的喷涂方法来进行,不能达到较好的硬度和耐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指纹识别芯片表面涂层工艺,可以降低成本,且得到的产品具有较好的硬度、附着力、耐热性、和耐磨性。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指纹识别芯片表面涂层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离子束清洗;
2)喷涂:
(1)将待喷涂处理的指纹识别芯片放置于芯片装夹治具,进行自动静电除尘处理;
(2)底漆喷涂;喷涂底漆后进行流平处理;电加热烘干;冷却;静电除尘;
(3)中漆喷涂;喷涂中漆后进行流平处理;电加热烘干;冷却;静电除尘;
(6)面漆喷涂;喷涂面漆后进行流平处理;自然干燥;通过UV光固化机构对指纹识别芯片进行UV加热固化处理;自然冷却;
3)外观检测;
4)性能测试。
进一步的,所述底漆的烘干温度为210℃-220℃;所述烘干时间为60~70min;所述流平时间为1.5min;所述底漆厚度为12~15μm;喷枪与芯片的距离为20~25cm。
进一步的,所述中漆的烘干温度为170℃-180℃;所述烘干时间为40~50min;所述流平时间为2min;所述中漆厚度为10~12μm;喷枪与芯片的距离为20~25cm。
进一步的,所述面漆喷涂的流平时间为1.5min;所述面漆厚度为10~12μm;喷枪与芯片的距离为20~25cm。
进一步的,所述离子束清洗为:采用Ar离子束轰击芯片表面,在真空条件下去除表面污染层。
进一步的,所述底漆和中漆为非UV油墨。
进一步的,所述底漆中包含乙酸异戊酯、固化剂和防裂粉。
进一步的,面漆中包含聚氨酯丙烯酸酯、聚醚丙烯酸酯、丙烯酸酯化聚丙烯酸、丙烯酸酯树脂和纳米氧化物。
进一步的,所述底漆和中漆冷却为采用风扇吹冷风进行冷却。
进一步的,所述UV光固化机构包括UV灯管;所述UV灯管通过紫外线加热的方式对指纹识别芯片表面的涂层进行加热固化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泰克尼可涂装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泰克尼可涂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02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