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蔬菜废弃物液体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20692.X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8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赵自超;姚利;付龙云;王艳芹;张海兰;单洪涛;郭兵;杨正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G1/00 | 分类号: | C05G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杨先凯 |
地址: | 250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蔬菜 废弃物 液体 微生物 肥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蔬菜废弃物液体微生物肥料,其原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3~6份的蔬菜废弃物的挤压液,0.5~2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1~3份的尿素,0.5~2份的黄腐酸钾,0.5~2份的磷酸二氢钾,0.1~0.5份的氨基酸螯合钙,0.05~0.2份的硫酸镁;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蔬菜废弃物液体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不仅可以用蔬菜废弃物的挤压液代替生产传统液体肥料的水源,而且同时有助于解决蔬菜废弃物治理的问题,缓解了资源与环境压力,且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和有益微生物,有改良土壤和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品质的功效,操作方法简单,原料来源广泛,可以降低成本,在蔬菜集中种植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微生物肥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蔬菜废弃物液体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每年产生蔬菜废弃物约6亿多吨,因含水率过高、易腐烂变质,难以利用,约70%的蔬菜废弃物得不到有效利用。这样不仅造成资源大量浪费,还会引起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制约着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蔬菜废弃物的常见处理方法:1).好氧堆肥发酵和厌氧发酵产沼气,占地面积大,处理过程时间过长,发酵过程中会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及一些恶臭气体,会引起对环境的二次污染;2).传统化学水溶肥料,用时完全溶于水中,可以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作物品质,但其使用成本普遍较高,一般农户难以接受,如果在其中添加微生物后,其过高的养分浓度会引起微生物失活。
微生物肥料又称生物肥料、接种剂或微生物菌肥等,是指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为核心,使农作物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的一类肥料制品。微生物菌株可以经过人工选育并不断纯化、复壮以提高其活力,其资源丰富,种类和功能繁多,可以开发成不同功能、不同用途的肥料。微生物肥料按微生物种类可分为五大类:①细菌类肥料(如根瘤菌肥、固氮菌肥、解磷菌肥、解钾菌肥、光合菌肥);②放线菌类肥料(如抗生菌肥);③真菌类肥料(菌根真菌肥:包括外生菌根菌剂和内生菌根菌剂);④藻类肥料(如固氮蓝藻菌肥);⑤复合型微生物肥料,即肥料由两种以上微生物按一定比例组合形成。微生物肥料主要有液剂、粉剂和颗粒三种剂型。
微生物菌剂是指目标微生物(有效菌)经过工业化生产扩繁后,利用多孔的物质作为吸附剂(如草炭、蛭石),吸附菌体的发酵液加工制成的活菌制剂。这种菌剂用于拌种或蘸根,具有直接或间接改良土壤、恢复地力、预防土传病害、维持根际微生物区系平衡和降解有毒害物质等作用。农用微生物菌剂恰当使用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减少化肥用量、降低成本、改良土壤、保护生态环境。按剂型可分为:液体、粉剂、颗粒型;按内含的微生物种类或功能特性可分为:根瘤菌菌剂、固氮菌菌剂、解磷类微生物菌剂、硅酸盐微生物菌剂、光合细菌菌剂、有机物料腐熟剂、促生菌剂、菌根菌剂、生物修复菌剂等;按照复合方式分为:微生物菌剂和复合微生物菌剂。
微生物菌剂里面单纯的就是活菌制剂,里面没有其他植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将微生物菌剂与适合的氮磷钾肥料混合均匀即制得微生物肥料。
因此,如何对蔬菜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本技术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蔬菜废弃物液体微生物肥料。本发明实施例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蔬菜废弃物液体微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蔬菜废弃物液体微生物肥料,所述蔬菜废弃物液体微生物肥料由多种原料混合而成,所述蔬菜废弃物液体微生物肥料的原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3~6份的蔬菜废弃物的挤压液,0.5~2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1~3份的尿素,0.5~2份的黄腐酸钾,0.5~2份的磷酸二氢钾,0.1~0.5份的氨基酸螯合钙,0.05~0.2份的硫酸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06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