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箔胶带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20747.7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44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辉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8 | 分类号: | C09J7/28;C09J7/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500 上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箔 胶带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箔胶带加工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选取铝箔位基材;步骤S2,将铝箔送入第一烘箱,第一烘箱温度为50‑60℃做烘燥处理;步骤S3,在铝箔表面涂覆胶黏剂;步骤S4,将涂覆有胶黏剂的铝箔送入第二烘箱,第二烘箱温度为90‑120℃;步骤S5,在第二烘箱出口处对铝箔的另一侧面涂覆发泡料,之后送入第三烘箱进行烘燥处理,第三烘箱温度为80‑100℃;步骤S6,对第三烘箱送出的铝箔进行冷却处理。本发明具有生产处的铝箔胶带韧性更强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带生产工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铝箔胶带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铝箔胶带采用优质压敏胶,粘性好,附着力强,具有抗老化等功效。是冰箱、冰柜生产厂的主要原辅材料,也是保温材料经销部门必购原料。它广泛应用于冰箱、空调、汽车、石化、桥梁、宾馆、电子等行业。目前,常用的铝箔胶带有三种:一、有衬纸铝箔粘胶带,它是传统的铝箔胶带,通常在铝箔涂胶层上复上一层离型纸,该离型纸重量在80g/平方厘米以上,所以有衬纸铝箔胶带的重量较重,给使用或运输带来不便;另外,揭开离型纸以后占用场地大,而且离型纸又很难回收利用,要大量使用原纸,间接破坏地球环境。二、无衬纸铝箔胶带,它是在铝箔上涂上离型剂,但是这种胶带在使用时为了增加铝箔胶带的韧性及卷制时的牢固性,往往将铝箔层设计的很厚,浪费铝箔资源。三、复膜铝箔胶带,它是将铝箔与塑料薄膜粘合,但是这种胶带在适用时不易撕开,使用不方便。
例如公布号为CN103360967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冰箱专用铝箔胶带及制造工艺,铝箔胶带是由发泡结合离型层、柔性膜层、胶黏层、铝箔层、压紧胶层所组成,所述的发泡结合离型层厚度为0.3-1微米,主要采用硅橡胶与发泡料相融制成,柔性膜层选用聚酯PET膜、聚乙烯PE膜、聚丙烯PP、BOPP薄膜、聚氯乙烯PVC膜制成,其中黏胶层选用橡胶、聚氨酯、丙烯酸加胶黏剂制成,铝箔层由压延铝箔制成,具有贴合平整、柔软的效果。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应用到某些场合时,需要交代具有较强的韧性,但是上述方案生产的铝箔胶带无法提供较强的韧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铝箔胶带加工工艺,具有生产的铝箔胶带韧性较强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铝箔胶带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选取铝箔位基材;
步骤S2,将铝箔送入第一烘箱,第一烘箱温度为50-60℃做烘燥处理;
步骤S3,在铝箔表面涂覆胶黏剂;
步骤S4,将涂覆有胶黏剂的铝箔送入第二烘箱,第二烘箱温度为90-120℃;
步骤S5,在第二烘箱出口处对铝箔的另一侧面涂覆发泡料,之后送入第三烘箱进行烘燥处理,第三烘箱温度为80-100℃;
步骤S6,对第三烘箱送出的铝箔进行冷却处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通过步骤S2中先对铝箔进行预热,将铝箔加热至50-60℃,此时铝箔表面温度约为40-50℃,之后在铝箔表面涂覆胶黏剂,此处的胶黏剂可采用橡胶、聚氨酯、丙烯酸加胶黏剂制成,厚度约为10-15μm,使得胶黏剂与铝箔之间进行预先粘接,之后送入第二烘箱进行烘干处理,这样使得胶黏剂与铝箔之间的粘合力达到最大,铝箔从第二烘箱出来后,由于经过加热其表面温度仍然能够达到80-100℃,此时在铝箔的另一面涂覆发泡料,使得发泡料与铝箔之间预先粘接,之后送入第三烘箱进行烘干,最后经冷却处理实现定型。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步骤S4中铝箔的传送速度为11米/分钟,铝箔传送的路径为波浪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增加铝箔在第二烘箱内的经过路径,增强对胶黏剂的烘干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辉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辉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07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