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静电植绒生产线的废气收集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21002.2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1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滕富华;缪孝平;陆建海;董事壁;李文娟;付超;顾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5C19/00 | 分类号: | B05C19/00;B05C9/14;B05C11/10;B05C1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0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静电 生产线 废气 收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静电植绒生产线的废气收集系统和方法,所述静电植绒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进布区、上浆区、植绒区、烘干区、刷毛区和出布区六个工序区域,所述六个工序区域通过隔墙分割成六个独立密闭的车间,分别为进布间、上浆间、植绒间、烘干间、刷毛间和出布间;所述每个车间内均设有废气收集装置以及与所述废气收集装置连通的废气收集管道;所述废气收集管道并联接入生产线废气收集干管;所述生产线废气收集干管的出口端连接废气处理装置。本发明采用生产线分工段密闭建设,差别化制定收集风量的方式对静电植绒生产线废气进行收集,大大提高了废气收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产废气收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静电植绒生产线的废气收集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静电植绒行业始于20世纪70年代,属于我国纺织印染工业中的印花类别。静电植绒产品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如家纺、服装、汽车内饰、绝缘材料、防污防蚀材料和防伪材料等(刘晓燕等,《毛纺科技》,2003年第6期第55~57页)。
静电植绒是利用电荷同行相斥异性相吸的物理特性,将绒毛放在带负电荷的容器中,使绒毛带上负电荷,把需要植绒的物体放在零电位或接地的条件下,移动容器靠近被植绒物体使带负电荷容器与被植物体之间形成一个高压电场,绒毛在容器内带的是负电荷,受到异电位被植物体的吸引,成垂直状加速飞到需要植绒的物体表面上,由于被植物体涂有胶粘剂,绒毛就被垂直粘植在被植物体上。
静电植绒生产线由上浆、植绒、烘干等工序构成,在生产过程中用到大量的绒毛、胶粘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出大量的废气,该废气中除了纤维尘外还含有挥发性有机物、氨等有毒有害气体,且具有较强的刺激性。
静电植绒废气的末端处理已经较为完备。例如,公开号为CN101073743A的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植绒废气的治理方法和装置,将植绒废气降温、除绒毛和除氨气的第一级水喷淋塔,通过水循环喷淋处理,去除绝大部分绒毛、大部分NH3和部分有机污染物;对经过第一级处理后废气中的低水溶性物质进行氧化的第二级氧化塔,经次氯酸钠氧化,溶解度较低的酯类物质转化为相应的酸类物质;最后进入第三级碱洗塔,在第二级产生的酸类物质与碱液发生中和反应达到去除的目的。
虽然目前对于静电植绒废气的末端处理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是静电植绒生产线整体的废气收集方面仍缺乏系统化、全面化的技术方案。现阶段,大部分植绒企业的植绒生产线仅对植绒工序采取隔断式密闭建设,并未对其他工序单独采取车间密封措施。废气处理系统的废气主要收集自上浆部位的顶部吸气罩和植绒后的密闭烘箱,对上浆、植绒、烘干、刷毛等过程排放的氨、挥发性有机物、绒毛尘等无组织废气却未采取收集处理措施。这些未收集的废气不但对车间内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扩散至车间外也影响了周围的环境空气质量。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废气收集方式进行改善,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本领域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静电植绒生产线的废气收集系统,规范化、系统化地收集各生产区域的废气。
一种用于静电植绒生产线的废气收集系统,所述静电植绒生产线包括依次设置的进布区、上浆区、植绒区、烘干区、刷毛区和出布区六个工序区域,所述六个工序区域通过隔墙分割成六个独立密闭的车间,分别为进布间、上浆间、植绒间、烘干间、刷毛间和出布间;
所述每个车间内均设有废气收集装置以及与所述废气收集装置连通的废气收集管道;
所述废气收集管道并联接入生产线废气收集干管;
所述生产线废气收集干管的出口端连接废气处理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未经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10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