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体中悬浮油的在线检测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21079.X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9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安伟;赵建平;张庆范;曲良;刘保占;靳卫卫;宋莎莎;李建伟;颜志华;谭海涛;黄倩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环保分公司;中海石油环保服务(天津)有限公司;北京国海智云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青岛海纳博众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06 | 分类号: | G01N27/06 |
代理公司: | 12101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蒙建军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自贸试***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电极 电导棒 悬浮油 控制处理单元 数据采集单元 在线检测装置 传输系统 远程终端 水体 电极支撑板 水污染防治 数据交互 电连接 水中 粘附 配对 测量 报警 预警 监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体中悬浮油的在线检测装置及方法,属于水污染防治技术领域,上述水体中悬浮油的在线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电极、数据采集单元、控制处理单元、传输系统和远程终端,上述检测电极安装在电极支撑板上;上述检测电极、数据采集单元、控制处理单元依次电连接;上述控制处理单元通过传输系统和远程终端进行数据交互;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极包括N对电导棒,N为大于0的自然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采用两两配对的电导棒构成测量回路,当有悬浮油经过电导棒之间或者粘附至电导棒上时,则系统发出报警,起到对水中悬浮油的监测与预警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污染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是水中悬浮油的在线检测,具体涉及一种水体中悬浮油的在线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渤海发生了多起不明来源的油块污染岸线的事件,但在该海域附近并未发生溢油事故,周边海域海面也没有发现漂浮的油污,这种存在于水体中的悬浮油给我们的监测预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对于水中油的探测,主要有光学探测和声呐探测,其中光学探测受水体中能见度的影响较大,声呐探测虽然不受水体能见度的限制,且观测范围较大,但需要使用专业人员对声呐图像进行解译,不适用于实时在线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水体中悬浮油的在线检测装置及方法,采用两两配对的电导棒构成测量回路,当有悬浮油经过电导棒之间或者粘附至电导棒上时,则系统发出报警,起到对水中悬浮油的监测与预警的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水体中悬浮油的在线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电极、数据采集单元、控制处理单元、传输系统和远程终端,上述检测电极安装在电极支撑板上;上述检测电极、数据采集单元、控制处理单元依次电连接;上述控制处理单元通过传输系统和远程终端进行数据交互;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极包括N对电导棒,N为大于0的自然数。
进一步:所述配对的电导棒侧面涂有防腐材料。
更进一步:所述N对电导棒并排排列。
更进一步:所述N对电导棒用绝缘材料包裹,上述绝缘材料的长度不大于电导棒的长度。
更进一步:所述远程终端为手机或电脑。
更进一步:所述手机或电脑包括存储历史检测数据与实时检测数据的存储模块。
更进一步:所述手机或电脑控制所述控制处理单元进行全电极的循环检测或进行局部电极的检测或特定电极的持续性检测。
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体中悬浮油的在线检测装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开启水体中悬浮油的在线检测装置并进行报警值设置,上述报警值为悬浮油存在时的电容值和纯水时的电容值之间的临界电容值;
然后检测电极对水体中电导率进行测量,经过数据采集单元输出位数字信号,再经过控制处理单元将探测数值与设定报警值进行比较,当测量值超过报警值时,经过传输系统输出报警信号到远程终端,当测量值未超过报警值,经过传输系统将探测数值传输到远程终端。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的水体中悬浮油在线检测装置,能够实现对水中悬浮油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其连接的报警系统能够对监测区域的水体中的悬浮油进行及时报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水体中悬浮油在线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环保分公司;中海石油环保服务(天津)有限公司;北京国海智云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青岛海纳博众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环保分公司;中海石油环保服务(天津)有限公司;北京国海智云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青岛海纳博众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10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