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吸音与防撞性能于一体的电机包覆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22155.9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4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兆华;周国建;黄威;田秀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吉兴汽车声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8 | 分类号: | B60R13/08;B60K1/00 |
代理公司: | 11332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基板 第二基板 通孔 空腔结构 凸台 半腔体 电机包 共振腔 电机 防撞性能 高频噪音 电机相 基板 均布 两层 腔体 吸音 侧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吸音与防撞性能于一体的电机包覆结构,其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一侧面上对应均布有若干个凸台,且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上的若干个凸台围成一半腔体,第一基板上的半腔体的底面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第二基板的凸台固定于所述第一基板的对应凸台上,从而在两层基板之间形成若干个由两个半腔体组成的空腔结构,空腔结构与其对应的通孔形成赫尔姆兹共振腔。上述电机包覆结构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而且将开设有通孔的第一基板的一侧面与电机相接触,中间的空腔结构与通孔形成一系列的赫尔姆兹共振腔,能够高效的处理电机发出的高频噪音,当受到外界撞击时,又起到保护电机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吸音与防撞性能于一体的电机包覆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重视,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能源汽车正在被大力推广。电动汽车内部动力系统依赖于车内电机,电机作为一种精密旋转部件运作时会产生高频噪音,且发生碰撞时很容易产生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吸音与防撞性能于一体的电机包覆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的电机运作时会产生高频噪音和碰撞时容易产生损坏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吸音与防撞性能于一体的电机包覆结构,其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一侧面上对应均布有若干个凸台,且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上的若干个凸台围成一半腔体,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半腔体的底面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第二基板的凸台固定于所述第一基板的对应凸台上,从而在两层基板之间形成若干个由两个半腔体组成的空腔结构,所述空腔结构与其对应的通孔形成赫尔姆兹共振腔,所述第一基板相对于设置凸台的另一面与电机接触。
特别地,所述凸台的截面为等腰梯形,其上平面的面积小于底面的面积。
特别地,所述凸台为四棱台结构,且每个基板上所有凸台的高度均相同。
特别地,所述凸台为圆锥台结构,且每个基板上所有凸台的高度均相同。
特别地,所述第二基板的凸台通过胶水粘接固定于所述第一基板的对应凸台上。
特别地,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上凸台的上平面与斜面之间夹角均为120°。
特别地,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上每四个凸台的四条底边围成一个底面为正方形的半腔体。
特别地,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上相邻的两个凸台的底面共用一角,该两个凸台的两个侧边的夹角为60°。
特别地,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半腔体的底面均匀开设通孔,所述通孔的形状和孔径视不同型号电机噪音频率而改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集吸音与防撞性能于一体的电机包覆结构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而且将开设有通孔的第一基板的一侧面与电机相接触,中间的空腔结构与通孔形成一系列的赫尔姆兹共振腔,通过调整开孔结构与空腔结构可以高效的处理电机发出的高频噪音。当受到外界撞击时,空腔结构可以很好的吸收一部分外界能量,使得电机承受的撞击能量有所减小,避免电机产生破坏变形,起到保护电机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1提供的集吸音与防撞性能于一体的电机包覆结构的截面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1提供的集吸音与防撞性能于一体的电机包覆结构的第一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1提供的集吸音与防撞性能于一体的电机包覆结构的第一基板的截面图;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1提供的集吸音与防撞性能于一体的电机包覆结构的第二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吉兴汽车声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吉兴汽车声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21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