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可更换耗能波纹钢连梁的双柱式钢管混凝土桥墩及施工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22967.3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21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赵秋红;董硕;漆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2 | 分类号: | E01D19/02;E01D21/00;E01D101/2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程毓英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更换 耗能 波纹 钢连梁 双柱式 钢管 混凝土 桥墩 施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可更换耗能波纹钢连梁的双柱式钢管混凝土桥墩,包括盖梁、墩柱和承台,所述的盖梁和所述的承台之间并列设置两根墩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墩柱之间横向间隔设置多个可更换耗能波纹钢连梁,每个可更换耗能波纹钢连梁包括可更换的波纹耗能段和加强连接段,所述的波纹耗能段包括上翼缘、下翼缘和耗能波纹钢腹板,所述的上翼缘、下翼缘和耗能波纹钢腹板固定连接。本发明适用于地震区、施工便利、震后可快速修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可更换耗能波纹钢连梁的双柱式钢管混凝土桥墩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地震区分布广泛且分散,众多区域抗震设防烈度在7至8度以上。桥梁是交通生命线工程的重要枢纽,建设造价较高,一旦遭遇地震破坏,震后修复极其困难。历次地震震害调查和抗震救灾的经验和教训表明,由于地震区交通生命线工程的桥梁损毁,严重阻碍了救灾行动和震后恢复工作,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不可估量。因此,保证作为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桥梁结构的地震安全问题尤为重要,保障其抗震安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目前桥梁的抗震设计的主要原则为延性抗震设计,综合考虑桥梁结构的刚度、强度和延性,将桥墩设计成延性构件,并采用能力设计强调安全度差异来保护能力保护构件,确保结构在大地震下以延性形式反应,不发生脆性破坏模式。作为延性构件的桥墩通过塑性铰区域弹塑性变形来耗散地震能量,减小地震响应。但延性设计方法不可避免会使得桥墩发生损伤,尤其是塑性铰区域,并产生较大的侧向残余位移,给震后修复带来极大难度。且传统的桥墩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桥墩,变形能力小,抗震性能差,其截面和自重较大,增大了地基负荷,且施工繁复,建设周期长。近年来,随着组合结构的发展和预制装配式高效率施工需求的日益增加,在大型桥梁工程桥墩设计中越来越多采用抗震性能优越、施工效率较高的钢管混凝土组合桥墩。基于上述背景,工程界亟待引入更加先进的桥梁墩柱结构体系设计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适用于地震区、施工便利、震后可快速修复的带可更换耗能波纹钢连梁的双柱式钢管混凝土桥墩。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可更换耗能波纹钢连梁的双柱式钢管混凝土桥墩,包括盖梁、墩柱和承台,所述的盖梁和所述的承台之间并列设置两根墩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墩柱之间横向间隔设置多个可更换耗能波纹钢连梁,每个可更换耗能波纹钢连梁包括可更换的波纹耗能段和加强连接段,所述的波纹耗能段包括上翼缘、下翼缘和耗能波纹钢腹板,所述的上翼缘、下翼缘和耗能波纹钢腹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加强连接段为工字钢梁,加强连接段设置在波纹耗能段的两端。所述的钢管混凝土墩柱底部双面角焊多个加劲肋,所述的钢管混凝土墩柱与所述的承台之间用高强螺栓连接。
所述的双柱式钢管混凝土桥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1)钢管混凝土墩柱采用预制方式施工,钢管混凝土墩柱底面焊接多个加劲肋,在设计安装可更换耗能波纹钢连梁的钢管混凝土墩柱侧面位置焊接端板,用于连接可更换耗能波纹钢连梁;
(2)承台采用现浇或预制的方式施工,在承台顶面预留高强螺栓连接孔,用于钢管混凝土墩柱与承台的高强螺栓连接固定;
(3)可更换耗能波纹钢连梁在承台和双柱式钢管混凝土墩柱施工完毕后进行安装,与端板通过连接板进行螺栓连接。
本发明的实质性特点在于:
所述的加强连接段11所选用的钢材强度和厚度大于所述的波纹耗能段12所选用的钢材强度和厚度。地震时可实现可更换耗能波纹钢连梁2的损伤和变形主要集中在耗能段上,从而减轻对桥墩整体损伤和破坏。震后通过更换可更换耗能波纹钢连梁2,使得该桥墩能够快速修复,减少桥墩恢复正常使用功能的时间,有效提高了救灾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29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