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多联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23159.9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63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何林;张世航;卢浩贤;李华松;耿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46 | 分类号: | F24F11/46;F24F11/64;F24F110/10;F24F14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高莹;梁永芳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多联 空调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多联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水多联空调系统运行时,当所述空调系统中正在运行的风机盘管所在房间的当前平均室温和平均目标室温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采集所述当前平均室温、当前的平均目标室温和当前水温;根据采集的当前平均室温、平均目标水温和当前水温进行目标水温计算公式的校正,得到校正的目标水温计算公式;根据所述校正的目标水温计算公式进行目标水温计算,得到当前的目标水温,以根据所述当前的目标水温对所述水多联空调系统进行运行控制。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校正实际水温与实际室温与算法理论中设置的目标水温与目标室温的关系存在的偏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多联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水多联中央空调主要由外机、冷热水发生器、末端设备、水管路系统组成,搭载风机盘管时增加了主机与室内机的控制通讯,形成传统户式中央空调的升级系统——水多联中央空调,主要搭载风机盘管进行制冷制热,同时制热过程支持搭载风机盘管的同时搭载地暖,开启3D全面供暖,水多联主外机为分冷外机、压缩制冷制热,冷热水发生器内包含水泵、壳管换热器,将氟路冷热量传递给水路系统,然后通过末端系统分配给各个房间。主体制冷或制热过程的控制思路为:根据房间室内机设定的目标室温推算需要提供的运行水温,并根据房间室温与目标室温的温差大小变化周期性的进行运行水温的调节,从而达到稳定阶段后的精准控温效果。
通过舒适性实际安装模拟实验发现上述算法设置中的目标运行水温与当前运行水温存在一定偏差,即针对不同的围护结构、安装情况、水系统容量等,实际供水温度和实际房间温度与算法理论中设置的目标运行水温和目标房间室温的关系存在一定偏差,可参考表1或图4所示,α、β为实际平均室温在22℃、30℃的点。
表1
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当前的目标运行水温与目标房间室温对应函数关系存在不合理、不通用、目标运行水温存在偏高、偏低、不节能、舒适性效果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水多联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标运行水温与目标房间室温对应函数关系存在不合理的问题。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水多联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水多联空调系统运行时,当所述空调系统中正在运行的风机盘管所在房间的当前平均室温和平均目标室温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采集所述当前平均室温、平均目标室温和当前水温;根据采集的当前平均室温、平均目标室温和当前水温进行目标水温计算公式的校正,得到校正的目标水温计算公式;目标水温计算公式为:计算目标水温=A*(当前平均室温-平均目标室温)+B,将当前水温作带入目标水温计算公式中的计算目标水温,求取其中参数A、B的取值;累积采集当前平均室温、平均目标室温和当前水温数据进行目标水温计算公式的算术拟合,得到校正的目标水温计算公式,校正的目标水温计算公式为:计算目标水温=a*(当前平均室温-平均目标室温)+b,获得模拟后的a、b值;根据所述校正的目标水温计算公式进行目标水温计算,得到当前的目标水温,以根据所述当前的目标水温对所述水多联空调系统进行运行控制;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当前平均室温与所述平均目标室温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阈值。
可选地,还包括:在所述水多联空调系统开始运行时,根据当前的目标水温计算公式进行目标水温计算,得到当前的目标水温;按照计算得到的所述当前的目标水温对所述水多联空调系统进行运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31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