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龙果快速育苗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23623.4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00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彭程;彭宏信;程福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市四季蔬菜种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05 | 分类号: | A01G22/05;A01N65/48;A01N59/06;A01N59/26;A01N43/38;A01P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淮北***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龙果 快速 育苗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龙果快速育苗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选取火龙果枝条,将插条置于浸泡液中浸泡;S2、将浸泡后的插条置于生根液中浸泡;S3、选择温室大棚作为育苗场,做育苗床,将基质平铺在育苗床上,用高锰酸钾溶液对育苗床进行消毒;S4、将插条竖直插入基质中,喷雾营养液,定期浇水;S5、出圃。本发明有利于培育出无病、优质的种苗,使得种苗的生根率高、根系数量多,且可大幅度加快育苗速度,在移栽后成活率达到98%以上,有利于缩短出苗期,适用于红心火龙果种苗工厂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采用本发明得到的种苗培育的火龙果品质得到有效改善,产量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龙果培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火龙果快速育苗工艺。
背景技术
火龙果,又称红龙果、龙珠果、仙蜜果、玉龙果。仙人掌科、量天尺属植物。果实呈椭圆形,直径10-12厘米,外观为红色或黄色,有绿色圆角三角形的叶状体,白色、红色或黄色果肉,具有黑色种子的水果。火龙果耐热耐旱、喜光耐阴、喜肥耐瘠,其生长温度为11℃~38℃,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5℃,耐0℃低温和40℃高温,但是温度过低会造成植株的冻害,而温度过高则会抑制其生长。火龙果的栽培和生长对土壤的要求不严,可适应多种土壤,但在肥、水充足,含腐殖质较多的中性和弱酸性土壤环境中长势较好,且火龙果生命力极强,较少受病虫的侵害,基不需喷洒农药就可确保其正常生长,火龙果营养丰富,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B族、维生素C、钾、铁、镁等矿物质和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及花青素等植物化学物质。现代科学研究结果表明,火龙果有较好的保健功能,具有减肥、排除水肿、抵抗自由基、排毒、解毒和美白等功效。
火龙果的育苗工艺目前主要通过种子、扦插、嫁接、茎段培育等方式进行,其中,火龙果种子播种能获得大量实生苗,但种子繁殖的植株性状分化较大。目前生产中应用更多的是扦插繁殖方式,能够生产大量的优良无性系苗木,有比较成功的经验,可以解决规模化发展过程中苗木的繁育问题。但目前的方法是将剪取下来的火龙果茎段稍微晾后就直接扦插在地里或育苗基质里,茎段萌生新根时间长同时,茎段生根率不高,根系数量较少。
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火龙果快速育苗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龙果快速育苗工艺,有利于培育出无病、优质的种苗,使得种苗的生根率高、根系数量多,且可大幅度加快育苗速度,在移栽后成活率达到98%以上,有利于缩短出苗期,适用于红心火龙果种苗工厂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采用本发明得到的种苗培育的火龙果品质得到有效改善,产量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火龙果快速育苗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选取新鲜、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当年生充分老熟的火龙果枝条,将其剪切成15~25cm的茎段作为插条,将插条置于浸泡液中浸泡10~20min;
S2、将浸泡后的插条置于生根液中浸泡2~4h;
S3、选择通风向阳、土壤肥沃、周围无污染源、排灌水方便的温室大棚作为育苗场,按宽1~2m,长10~20m做育苗床,将基质平铺在育苗床上,铺设厚度为20~30cm,铺设完成后用高锰酸钾溶液对育苗床进行消毒;
S4、将插条竖直插入基质中,并遮阳通风,喷雾营养液,待4~6天后定期浇水,保持基质湿润和温室内适宜的温湿度;
S5、置于温室大棚内培养25天后即可出圃。
优选的,按照质量组份计所述S1中的浸泡液的配方如下:
三七5~10份、熟地2~4份、黄芪3~5份、紫罗兰1~3份、人参3~5份、川楝子3~5份、生姜1~3份和白果1~3份。
优选的,所述浸泡液的制备方法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市四季蔬菜种植有限公司,未经淮北市四季蔬菜种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36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