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车厢自动料包搬送码垛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23665.8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7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毅;舒爱全;黄程彬;蔡富生;李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瑞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1 | 分类号: | B65G47/91;B65G57/04;B65G67/08;B65G67/04;B65G4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吴利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松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车 自动 料包搬送 码垛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车厢自动料包搬送码垛系统,所述火车厢自动料包搬送码垛系统包括系统承托机构、上料机器人、移动滑台组、伸缩机构和码垛机头,所述上料机器人可将系统承托机构上的料包夹持到移动滑台组上,所述移动滑台组可移动地设置在系统承托机构上,所述伸缩机构与移动滑台组配合连接,移动滑台组可带动伸缩机构进行纵向移动、横向移动及旋转,所述码垛机头设置在伸缩机构上,并可随伸缩机构进行伸缩,所述伸缩机构可将移动滑台组上的料包输送给码垛机头。本发明不需要人工搬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节约了劳动成本,并且降低了装厢成本,提高了装厢速度和提高了车厢空间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车厢料包输送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火车厢自动料包搬送码垛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的货运列车物料包装厢现状通常是先采用叉车托盘运送固定数量一叠料包到车厢入口附近,或采用半自动接驳机(含伸缩机类)等辅助工具将料包一袋袋源源不断往车厢入口处输送,接下来人工在入口处取料或接料,肩扛或手抱方式搬运车厢里侧摆放并堆叠。
叉车依据自身负载能力和工人取料可达的人机关系,往返仓库与车厢入口处输送一定数量的料包。即使叉车的负载足够,搬运的料包堆叠方式和堆料高度必须要考虑卸货后,工人取件方便,不能堆的太高,够不着或有坍塌问题。半自动接驳机(含伸缩机类)将料包从仓库或货车一个起点,输送到车厢入口处终点。接驳机上料端过慢,下料端工人就有等待,影响装厢速度,上料端上料过快,下料端会出现料包积压,需增加人手加快码料速度。
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利用辅助工具,再加人工手拿肩扛,该方式效率低、人工工作环境比较恶劣,料包摆放随意不齐整,车厢空间利用率低,装厢投入的人力多,装厢速度缓慢和劳动力成本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火车厢自动料包搬送码垛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火车厢自动料包搬送码垛系统,所述火车厢自动料包搬送码垛系统包括系统承托机构、上料机器人、移动滑台组、伸缩机构和码垛机头,所述上料机器人可将系统承托机构上的料包夹持到移动滑台组上,所述移动滑台组可移动地设置在系统承托机构上,所述伸缩机构与移动滑台组配合连接,移动滑台组可带动伸缩机构进行纵向移动、横向移动及旋转,所述码垛机头设置在伸缩机构上,并预留了伸缩机构和码垛机头回缩进入车体的空间,火车厢自动料包搬送码垛系统在转移时整体都可紧缩在承托车体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系统承托机构包括一承托车体,所述承托车体上设有与移动滑台组相配合的导轨,并预留了伸缩机和码垛机回缩进入车体的空间,码垛机系统转移时整体系统都紧缩在承托车体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滑台组包括纵向深入主横移轴组件、左右向横移辅轴组件、纵向深入辅助延长轴组件,所述纵向深入主横移轴组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承托车体的导轨上,所述左右向横移辅轴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纵向深入主横移轴组件上,所述纵向深入辅助延长轴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左右向横移辅轴组件上,所述左右向横移辅轴组件和纵向深入辅助延长轴组件之间设有料包皮带输送链。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机构与纵向深入辅助延长轴组件配合连接,所述伸缩机构可进行五节伸缩,所述码垛机头设置在伸缩机构的最末端。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机构上表面设有输送皮带。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纵向深入辅助延长轴组件上设有转向托盘,所述伸缩机构设置在转向托盘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纵向深入辅助延长轴组件的底部设有支撑机构。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码垛机头包括升降底托、码垛卸料机和卸料托盘,所述升降底托上设有位置补偿平移机构和卸料朝向改变旋转补偿旋转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瑞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瑞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36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