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23924.7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94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雷雨;雷丹;李阳兴;张见;曾雷英;夏圣安;高云雷;徐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刘丽萍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正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括层状正极材料基体和填充层,所述层状正极材料基体包括主体板层和锂层; 其中,所述填充层包括第一元素,所述第一元素在所述填充层中的含量高于其在所述层状正极材料基体中的含量;所述填充层中的所述第一元素填充于所述主体板层之间的间隙;其中,所述填充层平行于所述层状正极材料基体的003晶面;所述填充层的尺寸为至少一个方向为0.1nm~10nm, 至少另一个方向为10nm~2000nm;所述第一元素包括Mg, Al, Ni, Mn, Ca, Fe, Ga, Ti, Mo,W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元素的离子半径在0.04nm~0.08n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还包括第二元素,所述第二元素在填充层中的含量高于其在所述层状正极材料基体中的含量;所述填充层中的所述第二元素填充于所述主体板层之间的间隙,或者所述填充层中的所述第二元素形成的离子取代所述层状正极材料基体的阴离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元素为 F, Cl, C, S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元素的电负性比氧元素的电负性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元素和所述第二元素形成的离子键的结合能大于所述层状正极材料基体中的过渡金属与氧形成的离子键的结合能。
7.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括层状正极材料基体和填充层,所述层状正极材料基体包括主体板层和锂层;其中,所述填充层包括第二元素,所述第二元素在填充层中的含量高于其在所述层状正极材料基体中的含量;所述填充层中的所述第二元素填充于所述主体板层之间的间隙,所述填充层平行于所述层状正极材料基体的003晶面;所述填充层的尺寸为至少一个方向为0.1nm~10nm, 至少另一个方向为10nm~2000nm;所述第二元素包括 F, Cl, C, S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元素的电负性比氧元素的电负性强。
9.根据权利要求7至8任一所述的正极材料,所述填充层包括第一元素,所述第一元素在填充层中的含量高于其在所述层状正极材料基体中的含量;所述填充层中的所述第一元素填充于所述主体板层之间的间隙,或者所述填充层中的所述第一元素形成的离子取代所述层状正极材料基体的阳离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元素的离子半径为0.04nm~0.08nm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元素包括Mg, Al, Ni, Mn,Ca, Fe, Ga, Ti, Mo, W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392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逆行检测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视觉的草场自主建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