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量程成像式双折射分布测量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24798.7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63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宽;陈国飞;曾爱军;葛士军;胡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苏州晶萃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23 | 分类号: | G01N21/23;G01N21/21 |
代理公司: | 32296 南京睿之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处理模块 被测材料 双折射 光电探测器 分布测量装置 电信号输出 相位延迟量 测量装置 成像镜组 出射光束 分布测量 分布结果 光强分布 光源模块 接收控制 可变偏振 输出测量 透射照明 相位延迟 发生器 被测物 成像式 大量程 偏振态 波长 光路 检偏 量程 受限 运算 投影 测量 采集 转化 | ||
1.一种大量程成像式双折射分布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模块、成像镜组、可变偏振态发生器、光电探测器和控制与数据处理模块;光源模块接收控制与数据处理模块信号,选择并输出测量所用波长的光束,透射照明被测材料样品,成像镜组将经被测材料样品的出射光束投影到光电探测器上,可变偏振态发生器位于被测材料样品两侧的光路中,根据控制与数据处理模块输入的电信号,改变光束的偏振态,提供光束的起偏、检偏或相位延迟,光电探测器将采集的光强分布转化为电信号输出给控制与数据处理模块运算,最终呈现被测物双折射分布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量程成像式双折射分布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模块包括多波长光源、波长选择器件、光源镜组,光源模块中多波长光源出射光束经波长选择器件和光源镜组投射到被测材料样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量程成像式双折射分布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波长光源至少包含三个或以上波长间隔不小于10纳米的波长成分;所述的波长选择器件具有不少于三个波长范围的子通带,所述的子通带中心波长与所述的多波长光源波长成分一一对应,各子通带带宽不大于10纳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量程成像式双折射分布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镜组的物像共轭面分别是多波长光源发射端面和被测材料样品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量程成像式双折射分布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像镜组的光路是物方远心光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大量程成像式双折射分布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像镜组的物像共轭面分别是被测材料样品面和光电探测器靶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量程成像式双折射分布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变偏振态发生器包括线偏振片和液晶可变延迟器,光束依次经过线偏振片和液晶可变延迟器后偏振态发生变化,所述的液晶可变延迟器延迟量可随施加于其电信号的改变而改变,其延迟量大小与电信号大小一一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大量程成像式双折射分布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变偏振态发生器至少为两个,所述的被测材料样品两侧的光路中分别至少包含一个可变偏振态发生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量程成像式双折射分布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电探测器是面阵探测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大量程成像式双折射分布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光源模块和成像镜组对焦到被测材料样品表面,通过控制与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光源模块输出光波长的变换,同时被测材料样品两侧光路中的可变偏振态发生器按与波长对应的延迟量切换,光电探测器采集每次可变偏振态发生器的延迟量下光强分布图像,对各波长下采集图像计算延迟量和方位角分布,利用各波长的延迟量小数部分演算总的延迟量级次,最终获得延迟量分布的绝对值和延迟方位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苏州晶萃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苏州晶萃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479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