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音速风洞流校测压软管保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25017.6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3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唐淋伟;洪兴福;任国柱;黄攀宇;马东平;丁寿和;熊波;王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9/04 | 分类号: | G01M9/04;G01M9/06 |
代理公司: | 11429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6219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压软管 外层保护 保护装置 超音速风洞 保护机构 内层 金属波纹管 保护罩 超音速气流 风洞试验段 影响和破坏 安装底座 测量数据 测压系统 风洞气流 风洞驻室 前后运动 软管保护 试验压力 盖板 测压管 内流道 风洞 测压 穿出 集束 联通 排架 腔室 丝杠 弯刀 校测 支架 走线 容纳 保证 | ||
1.一种超音速风洞流校测压软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沿风洞气流方向,所述的测压软管保护装置位于风洞试验段弯刀支架(2)的后方,包括内层保护机构和外层保护机构,内层保护机构整体置于外层保护机构中;内层保护机构由中空转接头(6)和金属波纹管(7)组成,中空转接头(6)的前端连接移测机构(3)的中空丝杠(305),中空转接头(6)的后端连接金属波纹管(7);外层保护机构由后保护罩(4)、安装底座(9)、前保护罩(11)和盖板(13)组成,安装底座(9)的下部通过连接螺钉(10)固定在风洞驻室内壳体(17)上,安装底座(9)的上部从前至后依次固定有盖板(13)、前保护罩(11)和后保护罩(4);所述的盖板(13)有两片,通过连接沉头螺钉(12)对称安装在安装底座(9)的左右两侧;前保护罩(11)为U型;后保护罩(4)也为U型,后保护罩(4)将中空丝杠(305)、中空转接头(6)和金属波纹管(7)包覆在内,后保护罩(4)的长度大于中空丝杠(305)、中空转接头(6)和金属波纹管(7)的前后移动距离;前保护罩(11)和后保护罩(4)均通过各自的连接螺栓组(8)固定在安装底座(9)上;后保护罩(4)、前保护罩(11)、盖板(13)和安装底座(9)固定安装后,内部具有联通的腔室,用以容纳中空丝杠(305)、中空转接头(6)、金属波纹管(7)和测压软管(14),从十字测压排架(1)引出的测压软管(14)集束后,经中空丝杠(305)、中空转接头(6)和金属波纹管(7)穿出,进入风洞驻室与风洞测压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音速风洞流校测压软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波纹管(7)的管体为金属编织波纹管,金属波纹管(7)的两端带有活动连接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音速风洞流校测压软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保护罩(4)固定有引导螺栓组(5),引导螺栓组(5)分为前引导螺栓组和后引导螺栓组,前引导螺栓组由靠近风洞弯刀的由前至后弧线向上排列的系列螺栓组成,后引导螺栓组由靠近后保护罩(4)尾端的由前至后弧线向上排列的系列螺栓组成;前引导螺栓组的尾螺栓的高度高于后引导螺栓组的头螺栓,低于后引导螺栓组的尾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音速风洞流校测压软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保护罩(4)上开有左右两侧对称的气压平衡孔(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音速风洞流校测压软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层保护机构在气流来流方向的投影位于风洞试验段弯刀支架(2)在风洞气流来流方向的投影中,投影面积小于风洞试验段弯刀支架(2)在气流来流方向的投影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未经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501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