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内支撑安全锁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25196.3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03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董星涛;姜献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C29/06 | 分类号: | B60C29/06;B60C2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李百玲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支撑 安全 装置 | ||
一种轮胎内支撑安全锁紧装置,包括空间凸轮结构、气门芯对准装置、两个蜗轮连接杆和两个浮动调节装置,两个蜗轮连接杆分别穿过框体的左右两侧并同时与该蜗轮连接,两个浮动调节装置分别可左右滑动的安装在两个蜗轮连接杆上,预紧力的施加是通过汽车轮辋上的气门芯孔,旋转蜗杆上的锁紧结构孔带动蜗杆旋转,蜗杆带动蜗轮旋转,蜗轮带动蜗轮连接杆转动,蜗轮连接杆的转动带动浮动调节装置的移动,随着连接物向汽车轮辋收紧,带动气门芯对准装置在上下滑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轮胎内支撑安全锁紧装置,可以保证预紧力的施加方便且在施加预紧力的过程中使得锁紧装置上的锁紧结构孔相对于轮辋上的气门芯孔始终浮动在有效的工作范围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保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轮胎内支撑安全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的进步带动了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汽车已经走进了千千万万户寻常百姓家。而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汽车在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安全问题。特备是在民用领域,很多车主对轮胎的维养并不在意导致绝大多数的轮胎存在安全隐患,爆胎、扎胎已成为我国交通安全的一大杀手。
事实上,早在20世纪初固异特公司就已经研发出了第一个安全轮胎标志着安全轮胎领域研究的开端。作为业界内的龙头公司米其林也推出了多款安全轮胎并得到了不错的市场的反响。目前研究出的安全轮胎可以分为五种形式:多腔型、构型轮胎、内支撑型、自支撑型以及自密封型。尽管每种安全轮胎各有千秋,但是内支撑型安全轮胎由于在常压下不影响普通充气轮胎的各种性能,并在轮胎失压后有比较可靠的续跑能力,因此是未来安全轮胎的主要发展方向。
在众多学者、工程师的共同努力下,在安全轮胎尤其是内支撑型安全轮胎的研究上已经有了很大进展,但目前仍存在如下问题。
1)出于装配和制造考虑,内支撑通常是分块的多瓣式内支撑块之间以怎样的方式连接才能达到理想的工作状态是一个技术难题。目前,采用柔性连接物如钢丝等连接物的锁紧方式,由于其柔性连接的特点,能够很好的适应内支撑在安全轮胎工作时的复杂工况,是目前安全轮胎内支撑锁紧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目前的柔性连接物锁紧装置仍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
2)内支撑与轮辋紧密的安装在一起,存在一定的预紧力作用,在运动过程中不应该有相对的滑动,否则会使内支撑失去原有的作用。对于采用柔性连接物的内支撑装置,锁紧装置决定了内支撑与轮辋的安装是否紧密可靠,因此,内支撑与轮辋之间的锁紧机构决定了整个系统的工作效果。
3)预紧力的施加。为了装配方便,安全轮胎的内支撑瓣之间以及内支撑与轮辋之间是留有较大间隙的。预紧力的施加是为了保证安全轮胎内支撑瓣之间以及内支撑和轮辋之间的锁紧。施加预紧力是安全锁紧装置的重要步骤,如何既能使预紧力的施加方便的同时又不影响轮胎的其他功能的使用也是一个技术难题。其中,一个较为实际的问题是,有些预紧力是通过锁紧装置上的锁紧结构施加的,内支撑瓣之间相互靠拢,内支撑物也向轮辋径向靠拢。内支撑物位置的改变可能会影响向轮胎补压,而在装配过程中,汽车轮辋上气门芯孔的位置是不会改变的,这也就造成了预紧过程中轮辋上的气门芯孔与对锁紧装置上的锁紧结构孔对不准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内支撑型安全轮胎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轮胎内支撑安全锁紧装置,不仅可以为内支撑瓣之间、内支撑和轮辋之间提供可靠的锁紧效果,同时可以保证预紧力的施加方便且在施加预紧力的过程中使得锁紧装置上的锁紧结构孔相对于轮辋上的气门芯孔始终浮动在有效的工作范围内。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51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妇科护理用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钨钼银多金属矿的选矿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