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纯对苯二甲酰氯的工艺方法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25559.3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6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谢圣斌;张聪聪;王荣海;贾远超;刘嵩;张良;孙丰炜;刘晓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51/64 | 分类号: | C07C51/64;C07C63/30;B01D9/0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519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纯 二甲 工艺 方法 设备 | ||
1.一种提纯对苯二甲酰氯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进料
氮气保护下,将对苯二甲酰氯粗品投入至结晶器中,控制结晶器内的温度在90℃以上,加入溶剂,在100-140r/min的转速下搅拌0.5-1.5h;
(2)冷却结晶
控制搅拌速率为30-49r/min,降温至83-84℃,再以3-7r/min的搅拌速率在0.15-0.5h内均匀减速直至停止,然后按照一定的降温速率继续进行冷却至65-73℃,得到结晶层、固体催化剂和低熔点母液,排出固体催化剂;
(3)第一阶段养晶
恒温一定时间,使得固液平衡排出低熔点母液;
(4)发汗
按照一定的升温速率,逐步升高温度直至结晶器内的温度达到80-82℃;
(5)第二阶段养晶
恒温一定时间后排净汗液;
(6)化料
继续升高温度至90-105℃,将结晶器内的物料完全熔化即得对苯二甲酰氯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纯对苯二甲酰氯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对苯二甲酰氯粗品是在LED光源照射下,向对二甲苯中通入过量氯气反应,得到1,4-二(三氯甲基)苯溶液,然后加入对苯二甲酸,在固体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直至无氯化氢气体放出,制备得到对苯二甲酰氯粗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纯对苯二甲酰氯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固体催化剂为无水ZnCl2、无水FeC13或无水A1C13中的一种或多种;固体催化剂的使用量为对苯二甲酸质量的0.1%-0.5%;1,4-二(三氯甲基)苯与对苯二甲酸的质量比为1:0.51-0.5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纯对苯二甲酰氯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对苯二甲酰氯粗品,以质量分数计,由94%-96.5%的对苯二甲酰氯、0.5%-2.5%的对苯二甲酸、2%-3.5%的1,4-二(三氯甲基)苯和0.05-0.30%的固体催化剂组成;所述的溶剂是二氯甲烷、二氯乙烷或氯仿中的一种或几种,用量为对苯二甲酰氯粗品体积用量的1-2.5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纯对苯二甲酰氯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停止搅拌后,以一定的降温速率冷却降温具体是以0.1℃/h-4℃/h的速度冷却降温至65-73℃;步骤(4)中所述的逐步升高温度具体是以0.1℃/h-4.5℃/h的速度升温直至结晶器内的温度达到80-8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纯对苯二甲酰氯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冷却降温具体是首先以0.1~2℃/h的速度进行冷却至76-80℃,然后以3-4℃/h的速度冷却降温至65-7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纯对苯二甲酰氯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逐步升高温度具体是以3-4.5℃/h的速度升温1-2h,然后以0.1-2℃/h的速度升温直至结晶器内的温度达到80-8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纯对苯二甲酰氯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恒温一定时间,具体是在65-73℃下,恒温1-2小时;步骤(5)中所述的恒温一段时间,具体是在80-82℃下,恒温1-2.5h。
9.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纯对苯二甲酰氯的工艺设备,其特征在于:结晶器的上部为圆柱形,下部出料仓为锥形,结晶器的上部设有进料口(1),下部设有出料口(8),上部圆柱体的外侧设置有保温夹套(3),保温夹套(3)上设置有导热油进口(2)和导热油出口(4),出料仓的外部也外置保温夹套(3),保温夹套(3)上设置有蒸汽入口(6)和蒸汽出口(7),结晶器上部设有搅拌装置,结晶器的上部圆柱体和下部锥形出料仓上均设置有温度计(5),结晶器上部的一侧设置有出气口(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555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