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联合多种检测技术的龙井茶真伪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25846.4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73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付贤树;叶子弘;洪雪珍;俞晓平;王正亮;张明洲;刘光富;张蓬军;陈飞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59 | 分类号: | G01N21/359;G01N21/31;G01N27/62;G01N1/44 |
代理公司: | 绍兴上虞诚知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54 | 代理人: | 叶优富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合 多种 检测 技术 龙井茶 真伪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合多种检测技术的龙井茶真伪识别方法,包括:a、茶叶样本光谱采集前的处理;b、茶叶样本近红外光谱的采集;c、测定不同产地龙井茶样品的氢、氧、氮、碳四种稳定同位素质谱数据;d、测定不同地域龙井茶的铯、铜、钙、铷四种微量元素数据;e、测定不同产地龙井茶样品的氨基酸数据;f、联合近红外、稳定同位素、微量元素、氨基酸数据建立不同产地龙井茶鉴别数据库;g、测定近红外特征光谱数据、稳定同位素质谱数据、微量元素数据和氨基酸数据,将测得数据代入上述PLSDA模型,若预测结果小于0,则判断待测样品为龙井茶产地外样品;若预测结果大于0,则判断待测样品为龙井茶产地内样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溯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联合多种检测技术的龙井茶真伪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1995年1月1日TRIPS的成立,地理标志的保护受到了各个国家的关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开发,地理标志正确使用和保护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另一方面,许多企业由于忽略了地理标志使用而导致其农产品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大大降低。因此如何保护地理标志被滥用和假冒已经引起了各国专家的注意。总而言之是缺少一种能地理标志产品有效鉴别方法。
我国的传统十大名茶中,龙井茶、龙井茶、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安溪铁观音、信阳毛尖、祁门红茶和都匀毛尖等8个名茶通过了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龙井茶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首。2001年,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对龙井茶实行原产地域保护,将龙井茶定义为:以“龙井”地名命名,划定了西湖产区、钱塘产区、越州产区3个产区,用在原产地域范围内经认定的茶园内生产的茶鲜叶,并在原产地域内按《龙井茶》标准生产加工的绿茶。同时规定只有用杭州西湖产区的茶鲜叶生产的龙井茶才能称为“龙井茶茶”。2005年7月15日开始实施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更是使龙井茶的地理标志的保护得到进一步完善。但是目前龙井茶受假冒伪劣产品影响非常严重,由于龙井茶的质量好,售价高,在各地茶叶市场上,以劣充优,用龙井茶原产地外的生产的茶叶冒充龙井茶销售的现象十分普遍。但是就目前而言,龙井茶和其他地区以龙井茶加工工艺制成的其他扁形茶在形态、滋味、香气等方面都很难区分。因此就目前市场来看,需要一种对龙井茶的快速可靠真伪鉴别的方法,对有效打击假冒伪劣、整顿市场秩序、提高龙井茶的地位,都有着重要作用。
龙井茶检测时需要用到多种仪器,微波消解仪也是其中的一种,由于微波消解仪的外罐承压有限,无法承受过高压力,使消解仪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消解仪的使用寿命也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能够有效识别的龙井茶的真伪识别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联合多种检测技术的龙井茶真伪识别方法,包括:
a、茶叶样本光谱采集前的处理:龙井茶产区外样品数100份,且产区周边50公里范围内样品占比50%;龙井茶产区内样品数为产区外样品的2~3倍,采样范围覆盖主要产区各生产企业,且每家企业应不少于3个样品;
b、茶叶样本近红外光谱的采集:近红外检测参数:64次扫描,特征光谱条带为64次扫描的平均值,扫描范围为12000-4000cm-1,数据点的间隔为1.928 cm-1,采集时室温控制在20-25℃,每个样本的光谱采集1次;
c、测定不同产地龙井茶样品的氢、氧、氮、碳四种稳定同位素质谱数据:通过SVM-RFE(支持向量机回归特征消去法)对龙井茶稳定同位素数据进行训练和预测,并对各变量的模型特征进行排序,筛选出龙井茶原产地的同位素特征变量,其排序顺序为氢、氧、氮、碳、锶;并利用预测集计算模型的灵敏度、分辨率和识别率,均按重复计算100次平均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58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