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邮轮供水系统及离心泵防气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26432.3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54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郭智威;苗子华;袁成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C02F1/2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杨宏伟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邮轮 供水系统 离心泵 气蚀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邮轮供水系统及离心泵防气蚀装置,大型邮轮供水系统包括饮用水舱、离心泵防气蚀装置和离心泵,所述离心泵防气蚀装置包括第一水箱、第二水箱和离心装置,第一水箱设于第二水箱内上部,第一水箱顶部延伸到第二水箱顶部外,离心装置设于第一水箱内,第一水箱上部侧壁通过进水管与饮用水舱底部相连,第一水箱侧壁设有若干与第二水箱内连通的透水孔,第二水箱底部通过离心泵进水管与离心泵的入口相连,所述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顶部高点处分别设有第一水箱排气管和第二水箱排气管,第一水箱排气管和第二水箱排气管顶部连接单向排气阀。本发明可以使液体中混入的气泡充分排出,有效减少大型邮轮供水系统中离心泵气蚀现象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供水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离心泵的供水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大型邮轮供水系统及离心泵防气蚀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船舶业的发展,大型邮轮的数量与日俱增,大型邮轮乘客及船员饮用水量消耗巨大,且用水时间连续,不宜采用传统的压力水柜式供水方式,因此要求供水用离心泵处于常开状态。
从饮用水舱流至离心泵的饮用水中含有大量微小气泡,并可能混有少量空气,在长时间运行的离心泵中,气泡随同液体从泵的低压侧流向高压侧,在高压作用下,迅速凝结或破裂,此时就会发生泵气蚀,长时间运行后可能对叶轮造成损坏,此外因离心力的作用,气泡聚集在离心泵叶轮中心处无法排出,会产生气缚现象,严重时会造成离心泵过热,影响甚至损坏电机。
不同于一般场所的离心泵,受到大型邮轮的功能要求,供水用离心泵需要长时间连续运行,对离心泵的运行条件有极高的要求,且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无法停泵检修,在这种情况下离心泵的气蚀现象会严重影响泵的正常使用,进而影响大型邮轮乘客的舒适度。
现有技术中气蚀现象在离心泵中十分常见,目前采取的措施主要以改进叶轮材料和叶轮形状为主,但未从根本上减少水中溶解或混合的气体,减轻气蚀的程度有限,在泵的长时间运行中,叶轮的气蚀现象仍十分严重,且如此增加了叶轮的制造难度,在造成损坏时难以维护。此外还有采取在泵入口设置冷却器的方式来降低液体温度以达到减少气蚀的目的,但需要有冷却水不断供应用于热交换,增加了装置消耗,经济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邮轮供水系统及离心泵防气蚀装置,减少离心泵进水管路的微小气泡数量和空气的含量,从而有效减少大型邮轮供水系统离心泵的气蚀现象的发生,保证供水系统的正常使用。适用于豪华邮轮及大型客船的供水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大型邮轮供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饮用水舱、离心泵防气蚀装置和离心泵,所述离心泵防气蚀装置包括第一水箱、第二水箱和离心装置,所述第一水箱设于第二水箱内上部,第一水箱顶部延伸到第二水箱顶部外,并且第一水箱外壁与第二水箱顶部密封相连,所述离心装置设于第一水箱内,用于在第一水箱内形成离心旋流,第一水箱上部侧壁通过进水管与饮用水舱底部相连,位于第二水箱内的第一水箱侧壁设有若干与第二水箱内连通的透水孔,所述第二水箱底部通过离心泵进水管与离心泵的入口相连,离心泵的出口连接用户,所述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顶部高点处分别设有第一水箱排气管和第二水箱排气管,第一水箱排气管和第二水箱排气管顶部连接单向排气阀。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水箱和第一水箱均为筒状,第二水箱的直径大于第一水箱,第二水箱与第一水箱通过焊接方式相连,两个水箱之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
作为改进,所述离心装置包括小型叶轮、搅拌轴和小型电机,所述搅拌轴安装于第一水箱的轴心处,所述小型叶轮安装于搅拌轴下端,所述小型电机安装于第一水箱顶部,小型电机与搅拌轴动力传动相连。
作为改进,所述搅拌轴通过带橡胶密封圈的圆锥滚子轴承安装在第一水箱顶部。
作为改进,所述搅拌轴顶部设有蜗轮,所述小型电机的输出轴设有与蜗轮啮合的蜗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64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