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生石灰处理后的岩屑利用枯竭井回注前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26671.9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05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操亮;周翰;操盛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西南油大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1/06 | 分类号: | E21B21/06;C09K8/03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小彬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石灰 处理 岩屑 利用 枯竭 井回注前 预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生石灰处理后的岩屑利用枯竭井回注前预处理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解决现有技术中回注浆稳定性不好,易沉降,防渗透性能差,容易堵塞回注通道、及二价钙离子对回注浆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本发明的用生石灰处理后的岩屑利用枯竭井回注前预处理方法,将生石灰处理后的岩屑研磨成粒径≤300μm的细小粉末后,与配浆水、悬浮剂、降滤失剂、除钙剂混合均匀,制成回注浆。本发明设计科学,操作简单,回注浆稳定性好,不易沉降,不会堵塞回注通道,消除了二价钙离子对回注浆性能的不良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钻井废弃物处理领域,尤其针对页岩气井、水平井使用油基钻井液进行钻井作业时产生的生石灰处理后的岩屑,经过生石灰破胶、干燥处理后的一种用生石灰处理后的岩屑利用枯竭井回注前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生石灰处理后的岩屑处置技术通常采用固化、干化、物理分离、焚烧、高温裂解以及生物法技术。上述各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利用枯竭井作为生石灰处理后的岩屑的储存空间,通过对生石灰处理后的岩屑进行集中转运储存、研磨粉碎,再与水或污水调制成回注浆后,经回注泵注入井下储存,能够有效的解决高生石灰处理后的岩屑处置问题。
现有技术中,将岩屑调制成回注浆注入井下时,存在稳定性不好,易沉降,容易堵塞回注通道的问题,同时,由于回注浆是水分散体系,抑制性和降滤失性能如果不好,则易在回注通道壁形成较厚泥饼,从而使回注通道变窄甚至堵塞,大大地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此外,由于生石灰中含有大量二价钙离子,对回注浆的性能产生巨大不良影响,其具体表现为:钻井液失水、粘度、切力均显著增大,流动性差,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因此,提供一种用生石灰处理后的岩屑利用枯竭井回注前预处理方法,加入适量的除钙剂,使回注浆具有适当的粘度、静切力及良好的流变性能以满足回注施工要求,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生石灰处理后的岩屑利用枯竭井回注前预处理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回注浆稳定性不好,易沉降,防渗透性能差,容易堵塞回注通道、及二价钙离子对回注浆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生石灰处理后的岩屑利用枯竭井回注前预处理方法,将生石灰处理后的岩屑研磨成粒径≤300μm的细小粉末后,与配浆水、悬浮剂、降滤失剂、除钙剂混合均匀,制成回注浆。
通过本发明方法处理后的回注浆,具有良好的悬浮稳定性、抗盐污染性、抗温性、防渗透性能,能够满足回注施工要求,消除了二价钙离子对回注浆性能的不良影响。
本发明中研磨成粒径≤300μm的细小粉末,避免堵塞回注通道的同时,也有利于乳液体系的稳定。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回注浆中,各组分与配浆水的质量体积比为:悬浮剂1%~3%,降滤失剂0.5%~3%,除钙剂3~5%,生石灰处理后的岩屑10%~30%;所述体积为mL时,质量为g。
具体地,所述配浆水选自自来水、江河湖泊水、气田水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中,使用气田水作为配浆水可以有效解决油田废水(液)的重复利用及无害化处置问题。
所述悬浮剂选自黄原胶、瓜尔胶、高粘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在回注浆中加入悬浮剂,能使回注浆具有适当的粘度,且能提高回注浆的稳定性。
所述降滤失剂选自低粘羧甲基纤维素CMC-LVT、羧甲基淀粉、聚阴离子纤维素PAC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由于回注浆是水分散体系,如果不控制滤失,则回注过程中易在回注通道壁形成较厚泥饼,从而使通道变窄甚至堵塞通道。本发明中通过加入降滤失剂,能够有效控制滤失,并且还能在回注通道壁会形成薄而韧的泥饼,使原先不平整的回注通道壁附上一层薄膜,有利于减小回注浆流动阻力,减小回注施工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西南油大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西南油大石油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66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