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高排气流量下的低能耗柴油机尾气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27026.9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56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齐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楷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25 | 分类号: | F01N3/025;F01N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婧 |
地址: | 315806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排气 流量 能耗 柴油机 尾气 处理 系统 | ||
1.一种适用于高排气流量下的低能耗柴油机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和两条交替使用的再生系统,一条再生系统包括沿气流方向依次排列的空气供应单元、点火单元、三通空气通道和包裹有DPF的封装单元,三通空气通道上还外接有发动机尾气,点火单元上连接有燃油供给单元,DPF的上、下游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DPF上连接有用于测量DPF出口压力和通过DPF的压力差的压力传感器和压差传感器,空气供应单元的出口设有用于测量新鲜空气质量流量的质量流量传感器;另一条再生系统包括沿气流方向依次排列的通过三通通道与空气供应单元和点火单元相连接的副空气通道、副点火单元、副三通空气通道和包裹有副DPF的副封装单元,副三通空气通道上还外接有发动机尾气,副点火单元上连接有燃油供给单元,副DPF的上、下游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四温度传感器,副DPF上连接有用于测量副DPF出口压力和通过副DPF的压力差的副压力传感器和副压差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空气供应单元、点火单元、副点火单元、燃油供给单元、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副压力传感器、压差传感器、副压差传感器和质量流量传感器相电连接;所述三通空气通道依次通过连接通道、控制阀和三通尾气通道与发动机尾气相连接,副三通空气通道依次通过副连接通道、副控制阀和三通尾气通道与发动机尾气相连接,其中控制阀和副控制阀还分别与控制器相电连接;所述点火单元和副点火单元分别包括具有入口和出口的点火壳体以及均位于点火壳体内沿点火出焰方向排列的喷嘴管、用于避免高温尾气回流的第一摆动止回阀、具有空气入口和火焰出口的腔体和用于点燃的电热塞,所述喷嘴管通过燃油电磁阀与外设燃油供给单元相连接并穿过第一摆动止回阀伸入腔体内,电热塞固定于点火壳体上并伸入腔体内;当控制阀关闭、副控制阀打开,引导尾气只通过副DPF,在点火单元中当没有尾气气流通过第一摆动止回阀时,新鲜空气气流推动第一摆动止回阀打开,新鲜空气气流进入DFP进行再生;在副点火单元中尾气气流通过副DPF,副三通空气通道中的压力阻止副点火单元的第一摆动止回阀打开,副DPF不发生再生;当控制阀打开、副控制阀关闭,引导尾气只通过DPF,在副点火单元中当没有尾气气流通过第一摆动止回阀时,新鲜空气气流推动第一摆动止回阀打开,新鲜空气气流进入副DFP进行再生;在点火单元中尾气气流通过DPF,三通空气通道中的压力阻止点火单元的第一摆动止回阀打开,DPF不发生再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排气流量下的低能耗柴油机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供给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油箱、燃油泵和截止阀,该截止阀通过燃油线分别与点火单元和副点火单元相连接,截止阀上还设有油压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截止阀、油压传感器和燃油泵相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排气流量下的低能耗柴油机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供应单元包括分别与点火单元和副点火单元相连通的风扇和位于风扇内的驱动器,该驱动器与控制器相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排气流量下的低能耗柴油机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道和副连通通道内均设有用于避免高温尾气回流的第二摆动止回阀,所述第二摆动止回阀包括斜向设置在通道横截面上的第二止回板,第二止回板上开设有用于流通气体的第二阀孔,该第二阀孔上铰接有用于单向导通的第二阀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排气流量下的低能耗柴油机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通道与点火单元之间连接有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的壳侧入口与三通通道相连接,壳侧出口与点火单元相连接,管侧入口通过排气通道与封装单元的出口相连接,管侧出口与外部装置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排气流量下的低能耗柴油机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空气通道与副点火单元之间连接有副热交换器,该副热交换器的壳侧入口与副空气通道相连接,壳侧出口与副点火单元相连接,管侧入口通过副排气通道与副封装单元的出口相连接,管侧出口与外部装置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楷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楷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702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