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造化纤布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27036.2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5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何晓城;吴柏林;邓加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三印丝绸炼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00 | 分类号: | D06N3/00;D06N3/04;D06N3/12;D03D9/00;D03D15/00;D06M15/643;D06M15/53;D06P5/06;D06P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岳野 |
地址: | 313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造 化纤布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制造化纤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挑线,挑选粗化纤线为经线,挑选细化纤线为纬线,步骤二,长度整理编造,将粗化纤线和细化纤线线拧成麻花状进行长度校准,步骤三,浸液软化,步骤四,染色,步骤五,侵泽步骤六,涂层,步骤七,烘干定型。本发明采用这种制造方法,通过挑选不同直径的编制经线和纬线进行编制,使得化纤布的中间有缝隙,从而使得布料具有透气性,通过将粗化纤线和细化纤线线拧成麻花状进行长度校准,使得编制后不会形成剩余的经线长纬线太多而造成浪费,通过将布料放入配比为氨基硅油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组成的软化剂中,使得布料得以软化,提高化纤布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纤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制造化纤布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品是纺织纤维经过加工织造而成的一种产品,分为梭织布和针织布两大类,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纺织品的国家之一,而纺织品最大的用途之一就是用来制成服装,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对于服装布料的对舒适性的要求也逐步的提高起来,而化纤布的特性时布料触感硬,穿在身上会让人觉得不舒适,且夏天的时候它不具备透气性,使得人们在运动或者炎热的天气就像身上套着袋子一样,汗液留下不易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制造化纤布的方法,达到透气、增加舒适感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造化纤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挑线,挑选粗化纤线为经线,挑选细化纤线为纬线。
步骤二,长度整理编造,将粗化纤线和细化纤线线拧成麻花状进行长度校准。
步骤三,浸液软化,将上一步的面料浸入盛有软化剂的装箱中。
步骤四,染色,将上一步的面料浸入调好颜色的染液装置中2-3小时。
步骤五,侵泽,将上一步的面料浸入固色液中,配液的成分为二乙烯三胺25-30g/L,氯化铵15-18g/L,丙二醇5-7g/L,双氰胺25-30g/L,乙二醇20-25g/L,环氧丙烷氯4-5g/L,冰醋酸5-7g/L,其余为水。
步骤六,涂层,在布料的外层上利用涂层刷涂上紫外线吸收剂。
步骤七,烘干定型烘干的温度为150-160摄氏度,烘干时间3-5分钟。
优选的,步骤一中粗化纤线的直径为3-24mm,细化纤线的直径为1mm-8mm。
优选的,步骤二中粗化纤线的长度为200米-500米,细化纤线的长度为260米-650米。
优选的,步骤三的软化剂的组成成分为氨基硅油80%-95%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20%。
优选的,步骤四中染色液的温度为45度-75度之间。
优选的,步骤六中的紫外线吸收剂是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为2-4份二羟基二苯甲酮10-14份、聚乙烯醇10-12份、碘代丙炔基甲酸酯6-8份、山梨酸钾5-8份、椰油酰单乙醇胺10-14份、甘油6-8份、蛋白酶5-8份、烷基糖苷6-9份、异丙醇钛10-14份、乙二醇22-25份、二酚基丙烷10-12份。
优选的,步骤七中的烘干的温度为150-160摄氏度,烘拖时间3-5分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造化纤布的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挑选不同直径的编制经线和纬线进行编制,使得化纤布的中间有缝隙,从而使得布料具有透气性,通过将粗化纤线和细化纤线线拧成麻花状进行长度校准,使得编制后不会形成剩余的经线长纬线太多而造成浪费,通过将布料放入配比为氨基硅油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组成的软化剂中,使得布料得以软化,提高化纤布的舒适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三印丝绸炼染有限公司,未经湖州三印丝绸炼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70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消防领域的资源调度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控变量铺施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