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臭水体河流的治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27346.4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7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仁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E02B15/10;E02F5/28;C02F101/20;C02F10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600 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河流 治理 方法 | ||
1.一种黑臭水体河流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构筑临时围堰,根据待治理河段的长度,在河段两端构筑临时围堰,将黑臭水体围堵住;
步骤二:点源污染处理,在围堵的河段中,首先沿河查找驳岸垮塌或低洼处,并在地图上标注具体位置,其次沿河查找生活污水、雨水、工业污水以及农业废水的排污口,并在地图上标注具体位置,最后根据地图上标注的位置,进行定点处理,确保将驳岸垮塌或低洼修补填平,取缔各排污口,确保无生活污水、雨水、工业污水以及农业废水排进河水中;
步骤三:河面初清理,在围堵的河段中,首先沿河查找养殖户圈河养殖的位置,并在地图上标注具体位置,然后根据地图上标注的位置,进行定点清理养殖场所,确保河道内无水产养殖搭建的网架,确保驳岸边无禽畜养殖搭建的棚架,使水中生物自由游动;
步骤四:河面再清理,在围堵的河段中,打捞河面上的漂浮垃圾以及河水中的悬浮垃圾,确保河水中无垃圾,避免垃圾再次污染水质;
步骤五:疏通河道,在围堵的河段中,首先沿河查找河流淤堵处,在地图上标注具体位置,然后根据地图上标注的位置,进行定点疏通,使用挖掘机械将淤堵处挖开,使河水流淌;
步骤六:河道清淤,在围堵的河段中,先使用挖掘机械沿河挖掘,将河床向下挖掘500-1000mm,将河底中灰黑色淤泥清除,使用运输设备将清除的灰黑色淤泥回收处理,再沿河查看,挖掘机械未挖掘到的边角处使用高压水枪进行冲刷,将灰黑色淤泥冲刷到河水中;
步骤七:河水增氧,在围堵的河段中,使用船沿河航行,船在行驶过程中搅动河水,每隔20-30分钟船行驶一次,使浑浊的河水充分接触氧气,同时通过紫外线对河水杀菌,持续5-10次,然后沿河每隔500-1000mm设置一增氧管,增氧管的出气口位于河底,给河水增氧的同时使河水局部流动,各增氧管的进气口均匀制氧机接通,持续增氧48-60小时;
步骤八:投放修复试剂,将亚铁盐、铁盐、氯化亚铁、氯化铁、聚合氯化亚铁或聚合氯化铁中的一种或几种与双氧水搅拌混合形成还原液,所述搅拌时间为30-60分钟,所述还原液中Fe和双氧水的质量比为0.5:1,在各增氧管上设有投放口,将调制好的还原液多次经各投放口加到对应的增氧管内,增氧管将还原液注入到河水中,三价铁离子与河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反应,改善水质,每次各投放口投放300-800ml还原液,每次投放完使用船沿河航行,船在行驶过程中搅动河水,每次投放间隔2-3小时,投放1-3次,河水静置5-10天;
步骤九:投放微生物菌落,将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氨化细菌、固氮菌、脱氮硫杆菌、嗜酸乳酸菌、解磷菌、芽孢杆菌、副球菌、絮凝菌以及光合菌制成微生物菌落,微生物菌落中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氨化细菌、固氮菌、脱氮硫杆菌、嗜酸乳酸菌、解磷菌、芽孢杆菌、副球菌、絮凝菌以及光合菌的重量比为10:10:7:7:9:6:6:5:3:2:1,将微生物菌落经投放口加到对应的增氧管内,增氧管将混合均匀的微生物菌落注入到河水中,微生物通过生物作用,改善水质,各投放口投放50-100g微生物菌落,河水静置5-10天;
步骤十:岸坡种植植被,沿河将岸坡上裸露的泥土表面种植植被,从而保护驳岸,形成河段的第一道防护;
步骤十一:拆除临时围堰,将临时构建的围堰拆除,从而使治理的河段与整条河流交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仁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仁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734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