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PID控制高架库温湿度的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27397.7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07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余数;孔磊;刘剑敏;胡小虎;施建国;王小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俞翠华 |
地址: | 310008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pid 控制 高架库 温湿度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PID控制高架库温湿度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个送回风单元,各送回风单元从上至下顺次分布于高架库内;
若干个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设于对应的送回风单元的送风口或回风口;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与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相连;
加热单元、加湿单元和降温除湿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
当所述控制器利用PID控制算法基于实时获取到的温湿度数据判断出高架库中的温湿度不满足要求,则将新风和各送回风单元中的回风分别送入降温除湿单元的两个通道内,然后再混合后顺次送入加热单元、加湿单元进行温湿度调节,直至高架库温湿度满足设定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ID控制高架库温湿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送回风单元的送风口采用喷射式送风口,回风口采用双层百叶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ID控制高架库温湿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下方的送回风单元的回风口通过空气处理机组和循环风机与各送回风单元的送风口相连通,其余送回风单元的回风口直接通过循环风机分别与各送回风单元的送风口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ID控制高架库温湿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送回风单元的数量为3,采用上下三层送风、中间两层侧回风的风管布局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PID控制高架库温湿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送回风单元均包括送风管和回风管,所述送风管和回风管均设于高架库的侧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PID控制高架库温湿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布置在高架库侧壁离地高度分别为19.7m、4.0m、0.3m;所述回风管布置在高架库侧壁离地高度分别为10.5m、16.7m。
7.一种基于PID控制高架库温湿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采集高架库中各送回风单元的温湿度数据;
不断执行基于采集到实时温湿度数据利用PID控制算法判断高架库中的温湿度是否满足要求,若不满足要求,则将新风和各送回风单元中的回风分别送入降温除湿单元的两个通道内,然后再混合后顺次送入加热单元、加湿单元进行温湿度调节,直至高架库温湿度满足设定要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PID控制高架库温湿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送回风单元的送风口采用喷射式送风口,回风口采用双层百叶风口。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PID控制高架库温湿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最下方的送回风单元的回风口通过空气处理机组和循环风机与各送回风单元的送风口相连通,其余送回风单元的回风口直接通过循环风机分别与各送回风单元的送风口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PID控制高架库温湿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送回风单元的数量为3,采用上下三层送风、中间两层侧回风的风管布局方式,所述送风管布置在高架库侧壁离地高度分别为19.7m、4.0m、0.3m;所述回风管布置在高架库侧壁离地高度分别为10.5m、16.7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739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