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机车及其牵引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27538.5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94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索建国;康明明;邹焕青;雷欣;赵玉玲;贾岩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C3/00 | 分类号: | B61C3/00;B61C3/02;H02M5/458;H02P2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牛亭亭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机车 及其 牵引 电路 | ||
1.一种电力机车的牵引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接触网,第一供电电路主体以及第二供电电路主体连接的牵引变压器;
第一蓄电池;
第二蓄电池;
蓄电池充电机,用于在充电模式时,为所述第一蓄电池以及所述第二蓄电池充电,在蓄电池模式时,将所述第二蓄电池的输出电流进行逆变,为恒压恒频负载供电;
所述第一供电电路主体,用于在接触网供电模式时,转换所述接触网提供的电能,为第一牵引电机以及变压变频负载供电;在蓄电池模式时,转换所述第一蓄电池提供的电能,为所述第一牵引电机以及所述变压变频负载供电;
所述第二供电电路主体,用于在接触网供电模式时,转换所述接触网提供的电能,为第二牵引电机以及所述恒压恒频负载供电;在蓄电池模式时,转换所述第二蓄电池提供的电能,为所述第二牵引电机供电;
所述第一供电电路主体包括:第一整流器,与所述第一整流器连接的第一中间直流电路,与所述第一中间直流电路连接的第一牵引逆变器以及第一辅助逆变器,与所述第一辅助逆变器连接的第一辅助变压器;所述第一中间直流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电感,第一支撑电容;
所述第一供电电路主体通过第一开关,第二开关以及第三开关实现在蓄电池模式时,转换所述第一蓄电池提供的电能,为所述第一牵引电机以及所述变压变频负载供电;
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蓄电池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整流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蓄电池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整流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整流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在接触网供电模式时,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关断,所述第三开关导通;在蓄电池模式时,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导通,所述第三开关关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机车的牵引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电电路主体包括:第二整流器,与所述第二整流器连接的第二中间直流电路,与所述第二中间直流电路连接的第二牵引逆变器以及第二辅助逆变器,与所述第二辅助逆变器连接的第二辅助变压器;所述第二中间直流电路包括:第二电容,第二电感,第二支撑电容;
通过第四开关,第五开关,第六开关以及第七开关,所述第二供电电路主体实现在蓄电池模式时,转换所述第二蓄电池提供的电能,为所述第二牵引电机供电,且所述蓄电池充电机实现在蓄电池模式时,将所述第二蓄电池的输出电流进行逆变,为恒压恒频负载供电;
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蓄电池正极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整流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五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蓄电池负极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开关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六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
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整流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整流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七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辅助变压器连接,所述第七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恒压恒频负载连接;
在接触网供电模式时,所述第四开关和所述第五开关关断,所述第六开关和所述第七开关导通;在蓄电池模式时,所述第四开关和所述第五开关导通,所述第六开关和所述第七开关关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机车的牵引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牵引变压器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整流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的第八开关;
所述第二蓄电池,还用于:在第一应急模式时,通过所述第二整流器以及所述牵引变压器进行升压,为所述第二牵引电机以及所述恒压恒频负载供电;
在接触网供电模式以及蓄电池模式时,所述第八开关导通;
在第一应急模式时,所述第四开关,所述第五开关以及所述第七开关导通,所述第六开关和所述第八开关关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753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氯化铵和氯化钠混盐的分离方法
- 下一篇:一种睡眠质量监测及交互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