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房建施工用加速筑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27662.1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36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艾巧玲;艾华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勇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36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工 加速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房建施工用加速筑浇装置,包括动态提升装置和分流装置,所述动态提升装置设置在分流装置的上部,所述分流装置包括锥形分流盘、位于锥形分流盘中部的料筒和输送绞龙。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动态提升装置和分流装置,可以实现混凝土“雨式浇筑”来提高浇筑效率,具体的说是,分流装置包括伞状的分流盘,分流盘上设有分流通道和导流道,分流盘的中部设置料筒,料筒内的混凝土通过动态提升装置提升并通过径向分布的分流通道径向分流,然后经过环形状的导流道将分流通道内的混凝土进行覆盖式分流,并通过导流道内的卸料孔落下,由此只需要在料筒内预先或者持续填充混凝土,即可实现“雨式浇筑”,提高浇筑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混凝土筑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房建施工用加速筑浇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是当下的必要环节,为了提高建筑物的稳固性,通常在主梁,层与层之间固定连接钢筋网笼,然后在钢筋网笼内进行填充混凝土,待混凝土硬化即可提高建筑的结构的强度和稳固性。
目前,常见的浇筑方式,是采用混凝土工程车使用折叠或者伸缩结构的输送管道对高处大面积的钢筋网笼进行局部逐步浇筑,由于混凝土内含有大量颗粒大小不等的石子,而且重量较重,由此,为了提高筑浇传输速度和避免出现传输不畅的问题,通常采用单管输送,进而导致筑浇范围窄,浇筑不匀,筑浇速度低下,由此会进一步导致混凝土凝固速度不均,内部容易出出现气孔,混凝土成型质量差,而且耽误工期。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房建施工用加速筑浇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采用混凝土工程车采用为了避免提高传输速度、避免传输力不足采用单管传输带来的浇筑范围窄,速度低下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房建施工用加速筑浇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房建施工用加速筑浇装置,包括动态提升装置和分流装置,所述动态提升装置设置在分流装置的上部,所述分流装置包括锥形分流盘、位于锥形分流盘中部的料筒和输送绞龙,所述锥形分流盘上设置有分流通道、落料孔以及连通分流通道和落料孔的导流道,所述动态提升装置包括锥形输送筒、位于锥形输送筒内的稳态装置、悬挂架和磁悬浮装置,所述悬挂架通过磁悬浮装置和锥形输送筒活动连接,所述锥形分流盘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悬挂架的顶部和支撑架底部转动配合,所述稳态装置包括与锥形输送筒固定连接的定位框、位于定位框内转动配合的转盘,所述转盘的回转中心和锥形输送筒的中心线重合,所述磁悬浮装置的底部和定位框的顶部球铰连接,且球铰点低于锥形输送筒的重心,所述锥形输送筒的外周边开设有周向均匀分布且为螺旋状的导流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分流通道呈径向分布,所述分流通道的数量至少为三条且呈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导流道为由分流通道等分的环形状,所述导流道的数量为多个且相对锥形分流盘的中心沿径向梯度分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输送绞龙位于分流通道内且为转动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分流装置还包括位于锥形分流盘的外周边转动连接的锥齿轮组合,所述输送绞龙的绞龙轴和锥齿轮组合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锥齿轮组合包括相对锥形分流盘外周边水平方向切向分布的转轴、套设在转轴上的齿轮一和套设在绞龙轴上的齿轮二,多个所述转轴还通过传动软轴串联有驱动电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磁悬浮装置包括和悬挂架底部固定连接的矩形架、贯穿矩形架底部上下滑动配合的承载柱和磁浮装置,所述磁浮装置包括和矩形架内顶部固定连接的永磁部和与承载柱顶部固定连接的电磁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勇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勇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76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