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升机尾桨距范围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27694.1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93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殷士辉;徐玉貌;杨志强;邱良军;张云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119/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世磊 |
地址: | 333001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升机 尾桨距 范围 设计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大气密度变化的直升机尾桨距范围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初步最大尾桨距:根据直升机平衡反扭矩要求和抗侧风要求得出尾桨距范围,确定所述初步最大尾桨距Pedal1;
确定最大扭矩限制:根据得出的尾桨距范围得出标准大气、海平面状态下的不同尾桨距对应的尾桨扭矩Q0,并确定所述最大扭矩限制Qmax;所述最大扭矩限制Qmax包括稳态扭矩限制Q稳态和瞬态扭矩限制Q瞬态;
计算给定大气密度下的尾桨扭矩:根据给定大气密度ρ和所述不同尾桨距对应的尾桨扭矩Q0,计算得出不同尾桨距在给定大气密度下的尾桨扭矩Q;
计算给定大气密度下的最大尾桨距:根据所述稳态扭矩限制Q稳态和所述给定大气密度下的尾桨扭矩Q,计算给定大气密度ρ条件下的最大尾桨距Pedal2;
确定实际的最大尾桨距Pedal:确定尾桨失速迎角对应的最大尾桨距为Pedal3,结构限制的最大尾桨距为Pedal4,标准大气、海平面状态下的瞬态限制扭矩Q瞬态对应的最大尾桨距为Pedal5,以及所述给定大气密度ρ条件下的最大尾桨距Pedal2,选取Pedal2、Pedal3、Pedal4、Pedal5中的最小值为实际的最大尾桨距Pedal;
计算给定大气密度下的尾桨扭矩时的计算公式为,
Q—给定大气密度状态下的尾桨扭矩,单位是N·m;
Q0—标准大气、海平面状态下不同尾桨距对应的尾桨扭矩,单位是N·m;
ρ—给定大气密度,单位是kg/m3
ρ0—标准大气、海平面状态下的大气密度,单位是1.225kg/m3;
K—考虑马赫数影响的修正系数,一般情况下取1,或通过试验进行修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升机尾桨距范围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态扭矩限制是直升机正常飞行时允许使用的最大扭矩,瞬态限制扭矩是直升机飞行时不允许飞行员故意使用但因为外部环境影响短时间允许达到的最大扭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升机尾桨距范围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尾桨距Pedal2不超过在最低温度和最高气压环境下直升机允许的瞬态扭矩限制Q瞬态对应的尾桨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升机尾桨距范围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尾桨距Pedal2不超过尾桨失速迎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升机尾桨距范围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得出的所述尾桨距范围,通过尾桨台试验得出标准大气、海平面状态下的不同尾桨距对应的尾桨扭矩Q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升机尾桨距范围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初步最大尾桨距Pedal1,通过尾桨台试验确定所述最大扭矩限制Q max。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升机尾桨距范围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标准大气、海平面状态下的不同尾桨距对应的尾桨扭矩Q0,确定在瞬态限制扭矩Q瞬态下的最大尾桨距Pedal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769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系留气球锚泊组件
- 下一篇:一种家用智能自动切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