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压缸式液固混合射流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27877.3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76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兰荣;朱泽华;马泳涛;秦国帅;翟林邦;徐广涛;王刚;牛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56 | 分类号: | G01N3/56 |
代理公司: | 郑州汇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7 | 代理人: | 李伟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压 缸式液固 混合 射流 实验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压缸式液固混合射流实验装置,它包括支架,支架上固定有磨料罐,磨料罐的上表面通过管道A与水箱相连,磨料罐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A,出料口A通过管道B与混砂室相连,混砂室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B,出料口B上连接有喷嘴,混砂室的上方连接有增压缸,增压缸包括有缸体A和缸体B,缸体A的侧面上靠近顶端和底端的位置分别通过管道C和管道D与电磁换向阀相连,油箱上还连接有电磁溢流阀和柱塞泵,柱塞泵的出口与电磁换向阀相连,缸体B的侧面上靠近底端的位置通过管道E与水箱相连;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功能多样、便于维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表层改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增压缸式液固混合射流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材料(尤其是关键构件所用材料)的要求更是越来越高,研究人员不仅仅只关注材料强度,硬度等基本性能的提高,更对材料的疲劳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材料疲劳寿命成为科研工作者们重要关注的课题之一,液固混合射流方法是表层强化的重要方法之一,对提高材料疲劳寿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液固混合射流的研究不够深入,多停留在理论分析层面,在实验及进一步的工程应用方面,研究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功能多样、便于维护的增压缸式液固混合射流实验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增压缸式液固混合射流实验装置,它包括支架,所述的支架上固定有磨料罐,所述的磨料罐的上表面通过管道A与高位水箱相连,所述的磨料罐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A,所述的出料口A通过管道B与混砂室相连,所述的管道B上连接有截止阀B,所述的混砂室包括有锥形筒体、混砂室筒体和混砂室上盖,所述的锥形筒体上连接有喷嘴,所述的混砂室的上方连接有增压缸,所述的增压缸包括有缸体A和缸体B,所述的缸体A包括有筒体A、上端盖A和下端盖A,所述的上端盖A和下端盖A分别固定连接在筒体A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所述的缸体B包括有筒体B、上端盖B和下端盖B,所述的上端盖B和下端盖B分别固定连接在筒体B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所述的下端盖A和上端盖B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的下端盖A和上端盖B的中心滑动的设置有活塞杆,所述的活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活塞A和活塞B,所述的活塞A和活塞B分别滑动的设置在缸体A和缸体B内,所述的下端盖B和混砂室上盖上设置有射流孔,所述的下端盖B和混砂室上盖固定连接,所述的活塞A将缸体A分为上腔A和下腔A,所述的活塞B将缸体B分为上腔B和下腔B,所述的缸体B的侧面上靠近顶部的位置设有气孔,所述的上腔B通过气孔与大气相通,所述的缸体B的侧面上靠近底端的位置通过管道E与高位水箱相连,所述的管道E上连接有截止阀A,所述的缸体A的侧面上靠近顶端和底端的位置分别通过管道C和管道D与电磁换向阀相连,所述的电磁换向阀安装在油箱的上表面,所述的油箱上还安装有电磁溢流阀,所述的油箱上还连接有柱塞泵,所述的柱塞泵的出口与电磁换向阀、电磁溢流阀相连。
所述的活塞B的直径小于活塞A的直径。
所述的缸体A、缸体B和电磁溢流阀上分别连接有压力表。
所述的缸体B与缸体A和混砂室上盖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所述的筒体A与上端盖A和下端盖A之间、筒体B与上端盖B和下端盖B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所述的锥形筒体与混砂室筒体之间通过螺纹进行连接,所述的混砂室筒体与混砂室上盖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的效果:
1、本发明利用增压缸的作用,将较低压力的液压油转变为高压水,高压水通过射流孔后带动丸粒加速完成射流改性实验,使得整个系统结构更加简单清晰,且便于安装维修,通过增压缸,使得在液压系统处于较低压力状态下,混合射流可以在较高压力下喷出,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2、通过本发明既可以探讨前混合式磨料水射流喷射方式,又可探讨后混合式磨料水射流喷射方式对于最终喷丸效果的影响,功能多样,更便于实验研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78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造尼丝纺布料的工艺
- 下一篇:节水除臭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