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面效应旋翼飞行器及飞行模式切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28262.2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19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苏兵兵;王磊;周亨;王兆山;付立春;包明敏;罗骏;侯祥民;吴令华;洪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江西神州六合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08 | 分类号: | B64C27/08;B64C27/52;B64C1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张毓灵 |
地址: | 333001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面 效应 飞行器 飞行 模式 切换 方法 | ||
1.一种地面效应旋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机身(1)、旋翼系统(2)、地效翼(3)、侧端板(4)、尾翼(5)、发动机(22)、传动与倾转系统(23),其中,地效翼对称设置在机身两侧,侧端板分别设置在低效翼外侧,尾翼位于机身后方,旋翼系统(2)至少有2对,分别对称设置在尾翼和侧端板上,所述发动机(22)与传动与倾转系统(23)连接,并与旋翼系统(2)相连;
所述地效翼(3)与机身(1)融合连接,且为前掠设置,用于在前飞时提供全机所需的升力;
地效翼采用高升力翼型、大扭转、小展弦比气动布局设计,与机身(1)和侧端板(4)在结构上进行融合设计,其中,地效翼采用大前缘半径,翼型中段相对厚度范围10%~15%,利用地面效应可提升升阻比50%~100%;地效翼翼尖翼型安装角度与翼根翼型安装角度扭转差范围为-40°~-60°,可有效增强地面效应,提升地效翼升阻比20%~30%;地效翼的小展弦比的范围5~8,可有效提升地效翼的地面效应,提高低速时地效翼气动效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效应旋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效翼后缘布置有襟副翼(301),用于前飞时的滚转操纵和地效腔室的密闭,以增强地面效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效应旋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端板(4)沿机身纵向对称面对称布置于地效翼(3)翼尖部位,与地效翼固定连接,分为侧端板上端(41)和侧端板下端(42)两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面效应旋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侧端板上端(41)位于地效翼(3)上表面,顶部用于固定旋翼系统(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面效应旋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侧端板下端(42)位于地效翼(3)下表面,与地效翼(3)构成地效腔室,并作为浮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效应旋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5)位于机身(1)后部,包括平尾(51)和垂尾(52);平尾布置于垂尾顶端,所述垂尾(52)为双垂尾,与机身(1)融合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面效应旋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每个垂尾后缘布置有方向舵(5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面效应旋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平尾(51)布置于垂尾(52)顶部,与垂尾(52)固定连接,其中后缘设置有升降舵(5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效应旋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在垂直起降飞行状态下,所有旋翼均位于近似垂直方向,且飞行高度不脱离旋翼地效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效应旋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在前飞状态下所有旋翼位于近似水平方向,且飞行高度不脱离地效翼作用高度。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面效应旋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在前飞状态下,位于侧端板前缘的旋翼下流会部分地吹入所述地效腔室,增强地效翼的地面效应。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效应旋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在前飞状态下,位于平尾前缘的旋翼下洗流部分吹过平尾,增大平尾升力。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地面效应旋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具有两种主要的飞行模式,直升机模式和地效飞行模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地面效应旋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具有直升机飞行模式,在该模式下,旋翼(21)提供主要升力和控制,以四副旋翼(21)的总距变换控制其升降及偏航姿态,以前两副旋翼(21)与后两副旋翼(21)的总距差控制飞行器俯仰姿态,以左两副旋翼(21)与右两副旋翼(21)的总距差控制滚转姿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江西神州六合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江西神州六合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826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