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组分热固化型聚氨酯油墨及使用其进行印刷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28563.5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8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姜红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102 | 分类号: | C09D11/102;C09D11/03;C08G18/62;B41F17/00;B41F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苗源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分 固化 聚氨酯 油墨 使用 进行 印刷 方法 | ||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双组分热固化型聚氨酯油墨及使用其进行印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主剂和固化剂,所述主剂包括下述组分:羟基丙烯酸树脂、填充料、耐磨助剂;其中,所述主剂中各组分的重量比为:100:30‑50:4‑8;所述主剂与所述固化剂的重量比为:100:25‑30。采用该双组分热固化型聚氨酯油墨及其印刷方法可以在保证印刷图案的附着性的同时,增强印刷图案的耐磨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组分热固化型聚氨酯油墨及使用其进行印刷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外壳表面通常是UV高光光油表面,在手机外壳上会通过油墨印刷的方式印上手机的型号等信息。由于UV高光光油表面致密度高、表面张力低,上面印刷油墨的附着力并不是很牢固。因此,当手机放置在衣服口袋或背包中时,如果长期受到其他物品的摩擦,则会导致印刷的字体模糊,甚至无法辨认,从而影响了用户的使用。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双组分热固化型聚氨酯油墨及使用其进行印刷的方法,以增强印刷图案的耐磨性能。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双组分热固化型聚氨酯油墨,包括主剂和固化剂,所述主剂包括下述组分:羟基丙烯酸树脂、填充料、耐磨助剂;
其中,所述主剂中各组分的重量比为:100:30-50:4-8;
所述主剂与所述固化剂的重量比为:100:25-30。
其中,所述填充料包括下述一种或多种:钛白粉、二氧化硅。
其中,所述耐磨助剂为聚四氟乙烯。
其中,所述固化剂为多异氰酸酯。
其中,所述主剂中羟基丙烯酸树脂、填充料、耐磨助剂的重量比为:100:40:6。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的双组分热固化型聚氨酯油墨在UV高光光油表面进行油墨印刷的方法,包括:
制备油墨:制备上述的双组分热固化型聚氨酯油墨;
移印:以移印的方式,在气压1-3千克/厘米2、转速1500-3000转/秒的条件下,在所述UV高光光油表面进行印刷;
烘烤:在60-85摄氏度的条件下,对印刷在所述UV高光光油表面的油墨烘烤100-150分钟。
其中,所述移印步骤包括:
以移印的方式,在气压1.5千克/厘米2、转速2000转/秒的条件下,在所述UV高光光油表面进行印刷;
其中,所述烘烤步骤包括:
在75摄氏度的条件下,对印刷在所述UV高光光油表面的油墨烘烤120分钟。
其中,所述在所述UV高光光油表面进行印刷,包括:
使用印刷模具在所述UV高光光油表面印刷,以使印刷图案的厚度为12-13.5微米。
其中,所述在所述UV高光光油表面进行印刷,包括:
使用印刷模具在所述UV高光光油表面印刷三次,其中,所述印刷模具上凹槽的深度为4-4.5微米。
本公开提供双组分热固化型聚氨酯油墨,包括主剂和固化剂,主剂包括以下组分:羟基丙烯酸树脂、填充料、耐磨助剂,这些组分的重量比为:100:30-50:4-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85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