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层架空悬挑支撑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28947.7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86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胡申林;曹谦;彭勇;李阳;蒲亚林;陈波;王兰敏;马亮;杨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建工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18 | 分类号: | E04G3/18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9 | 代理人: | 杨佳丽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层 架空 支撑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层架空悬挑支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下层屋面层阳台挑梁进行加固;在下层屋面层阳台挑梁上设置主钢梁;设置斜支撑:斜支撑的上端与主钢梁的底部连接,斜支撑的下端与下层主体结构梁连接;安装“工”字钢小梁;在“工”字钢小梁上铺设木板操作平台;搭设模板及绑扎钢筋,然后浇混凝土,凝固后拆模,最后拆除斜支撑、主钢梁、“工”字钢小梁和木板操作平台。本发明通过在主钢梁下方设置多个斜支撑,从而形成多排三角形悬挑静定支撑体系,刚度好,变形小,质量易于控制,施工载荷通过平台板、“工”字钢小梁、主钢梁、斜支撑,最后传力至下层主体结构梁,且施工过程安全可靠,拆装、使用方便,部件可循环使用,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层(含超高层)建筑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高层架空悬挑支撑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城市日新月异的建设中,高层及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追求建筑的造型美观,特别对屋面结构进行了诸多造型,产生了许多屋面的架空悬挑结构比如混凝土架空悬挑结构,在施工时确保高层及超高层屋面的架空悬挑结构的质量和施工安全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施工屋面的悬挑架空结构的时候,目前一般采用悬挑“工”字钢系统作为支架的基础,但是悬挑“工”字钢的挑出长度有较大的局限性,规范规定“工”字钢的锚固段长度应该大于悬挑段长度的1.25倍,当悬挑段长度大于2.63m时,“工”字钢整体长度就会超过6.0m,不仅市场上不易购货,使用笨重不方便,更重要的是工字钢承重后扰度偏大,且无法在上部找到结构进行钢绳斜拉,不利于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采用“工”字钢悬挑配斜拉钢丝绳的承重方式需要上部有足够强度的结构来配置钢丝绳拉索,而一般到屋面顶上没有合适的结构来配置拉索,即使有都要等到上部结构施工后且混凝土强度达到75%(14天)以后方能实施,这样既不方便也要等很长时间。
综上,采用“工”字钢作为支撑主体的传统高层架空悬挑支撑施工方式存在使用不便、拆装不便、拖延工期、安全没有保障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拆装和使用且安全可靠的高层架空悬挑支撑施工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高层架空悬挑支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下层屋面层阳台挑梁进行加固:在下层屋面层阳台挑梁的下部加密设置竖向钢管;
步骤2、在下层屋面层阳台挑梁上设置主钢梁:用吊具将主钢梁的两端分别放置在下层屋面层阳台挑梁上的对应凹槽中的钢垫板上;
步骤3、设置斜支撑:在主钢梁中段的下方安装多个斜支撑,斜支撑采用“工”字钢钢柱,斜支撑的上端与主钢梁的底部连接,斜支撑的下端与下层主体结构梁连接;
步骤4、安装“工”字钢小梁:将“工”字钢小梁的两端分别与主钢梁和下层主体结构梁连接;
步骤5、在“工”字钢小梁上铺设木板操作平台;
步骤6、搭设模板及绑扎钢筋,然后浇混凝土,凝固后拆模,最后拆除斜支撑、主钢梁、“工”字钢小梁和木板操作平台。
具体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竖向钢管的直径为80mm,间距为600mm。
具体地,所述下层屋面层阳台挑梁上的混凝土反坎上预设有210mm的凹槽,凹槽中的钢垫板为200*300*10mm的钢板,待下层屋面层混凝土浇筑14天后混凝土强度达到75%后即可安装主钢梁。
具体地,所述步骤3中,所述斜支撑为四个且为16号“工”字钢钢柱,所述斜支撑的上端与主钢梁的底部用螺杆连接,斜支撑的下端与下层主体结构梁焊接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斜支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建工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建工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89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