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作效率高的农业种植用松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29184.8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2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雷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39/08 | 分类号: | A01B39/08;A01B39/20;A01B39/28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刘静怡 |
地址: | 312599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作效率 农业 种植 松土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作效率高的农业种植用松土装置,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的左端等间距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的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从动杆的上端铰接连接有第一固定块,还包括电机,所述连接轴的下端与主动杆活动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外表面连接有皮带,还包括翻动装置,所述翻动装置位于第二从动杆的下方,还包括滚轮,所述第一横杆上固定安装有夹紧装置,且夹紧装置的内部贯穿连接有把手。该工作效率高的农业种植用松土装置,能够对植株之间的位置进行松土,松土效率较高,且适用于不同间距尺寸的农作物松土工作,并且能够很好的调节松土的深浅,而且能够对遮阳伞等装置进行固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作效率高的农业种植用松土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农业种植过程中,需要对相应的农作物进行松土,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从而促进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根据需求的不同,松土装置的体积有大有小,而该农业种植用松土装置为小型的松土装置,且适用于棉花、玉米等植株间距较大农作物,但是现有的农业种植用松土装置仍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
1、由于棉花、玉米等农作物植株之间的间距较大,但类似申请号为CN201710798036.2的中国发明:一种农业用的松土装置,只能在一条直线上进行松土,不能对植株之间的位置进行松土,从而降低整体的松土效率;
2、由于棉花、玉米等农作物每垄之间的间距尺寸有所不同,而一般的农业种植用松土装置不适用于不同间距尺寸的农作物松土工作;
3、在松土过程中,会根据土壤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同深度的松土,而类似申请号为CN201810309433.3的中国发明:一种用于电动松土机上的利用蛙式松土的电动松土装置,不能很好的调节松土的深浅;
4、在阳光较为强烈的天气下,若耕作者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往往会使耕作者感到不适,而普通的农业种植用松土装置不能对遮阳伞等装置进行固定。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的农业种植用松土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农业种植用松土装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的农业种植用松土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大多数农业种植用松土装置不能对植株之间的位置进行松土,从而降低整体的松土效率,且不适用于不同间距尺寸的农作物松土工作,并且不能很好的调节松土的深浅,而且不能对遮阳伞等装置进行固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作效率高的农业种植用松土装置,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的左端等间距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的内部贯穿连接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前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上端贯穿连接有连接杆,并且左侧的第二固定杆通过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与右侧的第二固定杆相连接,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的前侧表面均焊接连接有推杆;
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内部均设置有主动杆,且主动杆通过传动杆与第一从动杆相连接,所述第一从动杆的上端铰接连接有第一固定块,且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外壳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右端活动连接有第二从动杆;
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位于第二外壳的上方,且电机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下端与主动杆活动连接,且左侧的主动杆通过第二固定块与第一外壳固定连接,并且主动杆与第二固定块的连接方式为铰接连接,所述第一从动杆的上端通过第三固定块与第一外壳固定连接,且第一从动杆与第三固定块的连接方式为铰接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外表面连接有皮带,且皮带正中间位置设置有传动件;
还包括翻动装置,所述翻动装置位于第二从动杆的下方,还包括滚轮,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下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滚轮,所述第一横杆上固定安装有夹紧装置,且夹紧装置的内部贯穿连接有把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雷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雷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91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