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控车床导轨直线度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229569.4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90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蒋克荣;赵茂俞;戴淮初;乔杨;秦强;姜海;徐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B11/27 | 分类号: | G01B11/27 |
代理公司: | 合肥初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1 | 代理人: | 金娟娟 |
地址: | 2306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车床 导轨 直线 校准 装置 方法 | ||
1.数控车床直线度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10),安装板(110)的上端面设有用于安装激光准直仪的激光准直仪安装座(120);安装板(110)的底端设有一组开口朝向相反设置的第一滑槽(310),安装板(110)的底面上设有可滑动的且垂直于安装板(110)设置的夹板(210),夹板(210)上设有与第一滑槽(310)间隙配合的第一卡块(410),安装板(110)上位于第一滑槽(310)的开口处设有千分表安装座(220),千分表安装座(220)内设有千分表(320),千分表(320)测杆的端部抵靠在第一卡块(410)上,安装板(110)内位于第一滑槽(310)的两端均设有第二滑槽(510),夹板(210)的上端部设有与第二滑槽(510)间隙配合的第二卡块(420),安装板(110)上位于第二滑槽(510)的开口处均设有螺杆安装座(130),螺杆安装座(130)中设有第一螺孔(610),第一螺孔(610)中相配合的设有第一螺杆(620),螺杆安装座(130)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一螺杆(620)的第一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车床直线度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板(210)的上端部设有垂直于夹板(210)设置的支撑板(430),支撑板(430)上设有第三螺孔(431),第三螺孔(431)中设有与第三螺孔(431)相配合的螺栓(3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车床直线度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杆安装座(130)内还设有第一转轴安装腔(630),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转轴安装腔(630)中且可转动的第一转轴(640),第一转轴(640)上设有第一锥齿轮(641);螺杆安装座(130)内设有两端分别与第一螺孔(610)以及第一转轴安装腔(630)相通的第二转轴安装腔(650),第二转轴安装腔(650)中设有可转动的第二转轴(660),第二转轴(660)上靠近第一锥齿轮(641)的端部设有与第一锥齿轮(641)相配合的第二锥齿轮(661),第一螺杆(620)上靠近第二转轴(660)的端部设有第一多边形盲孔(621),第二转轴(660)的端部伸入第一多边形盲孔(621)且第二转轴(660)上设有与第一多边形盲孔(621)相配合的第一凸块(7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控车床直线度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螺杆安装座(130)中位于第一螺孔(610)的相对端设有第二螺孔(670),第二螺孔(670)中设有与第二螺孔(670)相配合的第二螺杆(680),螺杆安装座(130)中设有与第二螺孔(670)以及第一转轴安装腔(630)相通的第三转轴安装腔(690),第三转轴安装腔(690)中设有可转动的第三转轴(6100),第二螺杆(680)上靠近第三转轴(6100)的端部设有第二多边形盲孔(681),第三转轴(6100)的端部伸入第二多边形盲孔(681)中且第三转轴(6100)上设有与第二多边形盲孔(681)相配合的第二凸块(810);螺杆安装座(130)中设有用于驱动第二螺杆(680)的第二驱动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控车床直线度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转轴(640)上的且与第一锥齿轮(641)间隔设置第三锥齿轮(642),第三转轴(6100)上设有位于第一转轴安装腔(630)中且与第三锥齿轮(642)间隙配合的第四锥齿轮(61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控车床直线度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转轴安装腔(630)中设有若干个可转动的第四转轴(6110),靠近第一转轴(640)的第四转轴(6110)上设有与第三锥齿轮(642)相配合的第五锥齿轮(6111),靠近第三转轴(6100)的第四转轴(6110)上设有与第四锥齿轮(6101)相配合的第六锥齿轮(6112),第四转轴(6110)上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齿轮(6113)以及第二齿轮(6114),第一齿轮(6113)的直径大于第二齿轮(6114)的直径,相邻的第四转轴(6110)之间通过第一齿轮(6113)与第二齿轮(6114)依次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学院,未经合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956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墨铸铁管廊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自校准功能的吸光度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