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酸雾净化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29942.6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6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吴云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晃新中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75;B01D53/40;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学强 |
地址: | 419201 湖南省怀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净化 处理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的酸雾净化处理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包括:净化处理室;设于净化处理室上端的排气结构;设于净化处理室侧壁的进气结构;安装于净化处理室内的除雾器;与除雾器连接的喷淋装置;与喷淋装置连接的过滤网;喷淋装置包括:第一喷淋基柱;与第一喷淋基柱连接的吸附层;与吸附层连接的第二喷淋基柱;设于第一喷淋基柱的第一喷淋组合体;设于第二喷淋基柱上的第二喷淋组合体;设于净化处理室下端的吸收安装座;安装于吸收安装座上,且与第一喷淋基柱、第二喷淋基柱连接的吸收液箱;设于吸收液箱侧壁的进液口和排液口。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增加了气液反应的时间,使气体与吸收液充分接触,提高了净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酸雾净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保护与污染处理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大气污染是环境污染中极为严重的一种,对人体、动植物及气候具有极大危害,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工业污染,比如化工、电子、冶金、电镀、纺织、等行业过程中排放的酸、碱性废气产生的污染,对人体具有严重的伤害。
在现有技术中,对于酸雾气体的处理方式一般是采用酸气净化塔进行处理后再排放到大气中,然而,通过现有的酸气净化塔净化处理还存在着气体与处理液接触不充分,净化效果差的缺陷。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酸雾净化处理系统,其能够使酸雾气体与吸收液充分反应接触,提高净化效果,有效解决了酸雾气体排放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酸雾净化处理系统,其能够使酸雾气体与吸收液充分反应接触,提高净化效果,有效解决了酸雾气体排放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一种酸雾净化处理系统,包括:净化处理室;设于所述净化处理室上端的排气结构;设于所述净化处理室侧壁的进气结构;安装于所述净化处理室内的除雾器;与所述除雾器连接的喷淋装置;与所述喷淋装置连接的过滤网;所述喷淋装置包括:第一喷淋基柱;与所述第一喷淋基柱连接的吸附层;与所述吸附层连接的第二喷淋基柱;设于所述第一喷淋基柱的第一喷淋组合体;设于所述第二喷淋基柱上的第二喷淋组合体;设于所述净化处理室下端的吸收安装座;安装于所述吸收安装座上,且与所述第一喷淋基柱、所述第二喷淋基柱连接的吸收液箱;设于吸收液箱侧壁的进液口和排液口。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喷淋基柱的上部还设有第一喷淋板;所述第二喷淋基柱上还设有第二喷淋板。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喷淋组合体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喷淋基柱上的第一喷淋头;设于所述第一喷淋板上的第二喷淋头;所述第二喷淋组合体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喷淋基柱上的第三喷淋头;设于所述第二喷淋板上的第四喷淋头。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喷淋头螺旋环绕设于所述第一喷淋基柱上,所述第三喷淋头螺旋环绕设于所述第二喷淋基柱上。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喷淋板和所述第二喷淋板均为上凹的曲面结构板。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第二喷淋头和第四喷淋头均匀布置于曲面结构板上。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喷淋头和所述第三喷淋头具体为8~16个。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酸雾净化处理系统还包括:所述过滤网具体为双层设置的金属钯过滤网。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方式中,所述吸收液箱与第一喷淋基柱、所述第二喷淋基柱连接具体为:所述吸收液箱通过输液通道与第一喷淋基柱、第二喷淋基柱相连,所述输液通道设有抽液泵和控制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晃新中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新晃新中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299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