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放射性药品专用注射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30239.7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3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郭昊;史永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昊 |
主分类号: | A61M36/12 | 分类号: | A61M36/12;A61M36/08;A61M5/178;A61M5/19;A61M5/31;A61M5/315;A61J1/20 |
代理公司: | 41166 郑州欧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樊晓坤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腔 壳体 放射性药品 开口端 助推板 注射管 注射 隔板 无残留注射器 放射性药物 专用注射器 并列连接 高效使用 内部设置 水平固定 无放射性 药物残留 职业防护 开口状 小剂量 平行 放射 医学 污染 | ||
本发明涉及医学小剂量无残留注射器,尤其为方便放射性药品的专用注射器,其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并列连接的A管腔和B管腔,所述壳体的一端为开口状,所述A管腔和B管腔的开口端水平固定连接多个助推板,多个所述助推板分别位于所述A管腔、B管腔的一端的两侧,所述壳体的未开口端固定连接有共用注射管,所述注射管位于所述A管腔和B管腔的连接处的中间,所述A管腔和B管腔之间有平行的隔板。本发明可在注射过程中起到操作方便、利于放射职业防护、无放射性药物残留、避免放射性药物注射过程中的污染,从而达到高效使用放射性药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小剂量无残留注射器,尤其为方便放射性药品专用注射器。
背景技术
放射性药品的注射是核医学诊断和治疗的关键环节。放射性药品的注射要求残留药量少、注射过程短。现使用的普通一次性注射器无法达到上述要求。所以一种新的放射性药品注射器尤现必要。
常规核医学科诊断和治疗均依赖于高效的放射性药品注射。注射过程简述如下:
首先在选好的静脉上穿刺放置留置针;注射适量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检验静脉注射通道注射的顺畅性和密闭性(有无药物外渗),然后封闭留置针待用。
(1)抽取适量放射性药品。
(2)将含放射性药品的注射器放置于井型活度计内进行满针活度测量、记录活度数值。
(3)将含放射性药品的注射器取出并套上铅屏蔽套。
(4)对接留置针进行人体血管注射。
(5)将空注射器撤离留置针,褪去铅屏蔽套,再次放入井型活度计内进行空针残余活度测量、记录。
(6)取另一提前抽取生理盐水的注射器与留置针第三次对接注射,将留置针内软管内的放射性药物冲注入人体血管。
(7)撤除留置针及生理盐水注射器。
(8)将井型活度计内进行空针放入放射性废物桶屏蔽。
(9)将满针活度值减去空针残余活度值,计算出实际有效注射剂量。
上述注射过程繁琐,带来以下弊端:①耗时延长,增加了注射人员的辐射暴露风险;②增大了放射性污染的机会;③残余药量大,放射性药品无法高效充分使用;④患者的注射时间延长。
部分放射性药品要求快速团注,而采用简练的注射操作:
(1)抽取适量放射性药品。
(2)将含放射性药品的注射器放置于井型活度计内进行满针活度测量、记录。
(3)将含放射性药品的注射器取出并套上铅屏蔽套。
(4)对接目标血管进行人体血管注射。
(5)将空注射器拔除,褪去铅屏蔽套,再次放入井型活度计内进行空针残余活度测量、记录。
(6)将井型活度计内进行空针放入放射性废物桶屏蔽。
(7)将满针活度值减去空针残余活度值,计算出实际有效注射剂量。
这样的简练操作虽然满足了快速团注技术要求,但同样存在以上“①耗时延长,增加了注射人员的辐射暴露风险;②增大了放射性污染的机会;③残余药量更大,放射性药品无法高效充分使用。”的弊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射性药品专用注射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昊,未经郭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02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脚部受伤治疗康复机器
- 下一篇:一种血液透析用导管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