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口径管道施工自行升降移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231518.5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7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马小利;冯建军;刘召博;吕剑;冯钰;吴秀成;封军华;高谢彬;许道连;范轶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1/00 | 分类号: | B66F11/00;F16L1/02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21 | 代理人: | 李炳辉 |
地址: | 712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径 管道 施工 自行 升降 移动 装置 | ||
本发明大口径管道施工自行升降移动装置,是在横梁下面分别连接升降滑套与升降滑柱,升降滑柱下面连接固定盘及轮架,后轮架下面安装驱动轮及液压马达,驱动轮外端安装链轮,液压马达通过链条与链轮连接,在前轮架下面安装转向轮并通过转动轴套装在固定盘内,固定盘与轮架之间铰链转向油缸,在横梁下面销连吊装链,横梁两端与升降滑柱之间铰连升降油缸,施工时不需要吊车和其他大型专用设备配合作业,只需一个人即可以操作,而且不影响其它工序的施工,设计结构合理,机械性能稳定,操作简便,安全性能高,稳定性能强,行走平稳,节能环保,是一种符合质量要求的管道施工自行升降移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口径管道施工时升降移动装置,具体是一种大口径管道施工自行升降移动装置,属于施工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基础建设快速的发展,水利建设的质量标准越来越高,依照国家节能环保的要求,推广绿色生态等一系列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共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城市生活用水和排水大多采用大口径管道进行输送,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大口径的管道重量大,管道铺设的线路长,以及通过村庄林区及草原地,这给管道施工造成了极大的难度。
目前大口径管道施工是在管道沟的一侧或两侧修筑辅助的施工道路,通过吊车到现场将管道吊放到管床上,大口径管道必须要用大吨位的吊装车辆,而大吨位的吊装车对场地要求严,有时在施工管沟上方会有高压线
与通讯线路等障碍物影响施工,通过村庄或林区时只能绕道再修辅助便道,或是砍掉树木再施工,对施工单位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即延误工期又破坏了绿色植被,同时大口径管道悬空起吊,由于管床沟狭小,施工人员都在起重物下方,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或者须施工人员先行撤离,待管道吊装好了再施工,浪费了施工时间和人力资源,大大的增加了整体施工成本。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种操作简单,能够实现可自动升降、自动
行走的大口径管道施工升降移动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目前大口径管道在施工中升降移动存在的问题,从而公开一种大口径管道施工自行升降移动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在两根横梁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梁,在每根横梁下面分别连接升降滑套,升降滑套内套装升降滑柱,升降滑柱下面分别连接固定盘及轮架,在后两个轮架下面安装驱动轮及液压马达,每个驱动轮外端安装链轮,液压马达输出端通过链条与链轮连接,在前两个轮架下面安装转向轮,每个转向轮上面连接转动轴并套装在固定盘内,每个固定盘外侧与轮架之间铰链转向油缸,在两根横梁下面分别销连吊装链,两根横梁两端与升降滑柱之间分别铰连升降油缸,在两个升降滑套之间同时设置连接梁,在连接梁上固定液压控制箱。
本发明施工时不需要吊车和其他大型专用设备配合作业,只需一个人即可以操作,而且不影响其它工序的施工,设计结构合理,机械性能稳定,操作简便,安全性能高,稳定性能强,行走平稳,节能环保,是一种符合质量要求的管道施工自行升降移动装置。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左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发明的后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横梁1,连接梁2,升降滑套3,升降滑柱4,固定盘5,轮架6,驱动轮7,链轮8,链条9,液压马达10,转向轮11,转动轴12,升降油缸13,转向油缸14,吊装链15,液压控制箱16,管道1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并发明做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2315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